因欺詐或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應分為兩類。一是一方通過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應被視為無效合同;二是一方通過欺詐或脅迫訂立的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只損害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此類合同應視為可撤銷合同。將其視為可撤銷合同的原因是:
(1)盡管某些欺詐行為可能會給欺詐者造成損失,但損失可能很小,受害者可能仍然認為合同對他有利,并愿意受合同約束。例如,被害人想要取得合同約定的標的物,只能根據(jù)生效的合同要求欺詐人按照合同約定的質(zhì)量交付標的物,以實現(xiàn)其訂立合同的目的。如果合同被宣布無效,受害人不能提出這種主張。(2)它可以充分尊重被欺騙方的意愿,充分體現(xiàn)民法的自愿原則。誠然,欺詐是一種違法行為,但由于欺詐而簽訂的合同主要是意圖表達不真實的合同,這通常很難讓外界判斷。如果受騙者不打算受騙,法院和仲裁機構(gòu)往往很難主動干預(3)尤其應注意的是,在許多情況下,在合同被宣告無效后,責令欺詐方承擔違約責任比責令欺詐方承擔違約責任對受害人更有利。例如,違約責任的形式包括違約賠償金、損失賠償金、存款責任等。損失賠償金還可以包括約定的損失賠償金和預期利益賠償金,當合同被宣布無效時,受害人不得要求欺詐人根據(jù)有效合同承擔違約金責任、約定的損失賠償責任、預期利益責任、雙倍返還定金責任等。因欺詐訂立的合同被視為無效合同的,無論當事人是否請求宣告合同無效,法院和仲裁機構(gòu)都可以主動宣告合同無效,使被害人喪失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救濟的權(quán)利,這對被害人極為不利。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我國《合同法》對《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guī)定進行了修改。根據(jù)《合同法》第54條的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而訂立合同的,被欺騙的一方有權(quán)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也就是說,對于此類合同,如果受害人認為合同的持續(xù)有效性對他有利,他可以要求變更合同。認為適用違約責任對自己更有利的,可以要求在合同確認有效時責令欺詐人承擔違約責任;認為合同繼續(xù)有效對其不利的,可以請求法院和仲裁機構(gòu)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合同被宣布無效后,同樣的后果也會發(fā)生。總之,《合同法》將此類合同視為可撤銷合同,并給予受害者更多的選擇,這非常有利于保護受害者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據(jù)履行的無效合同怎么辦
2021-01-18擔保期限的起算
2021-03-15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非法同居是否構(gòu)成繼子女關(guān)系
2021-03-12破產(chǎn)和解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020-12-01政治權(quán)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競業(yè)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0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保險公估從業(yè)人員資質(zhì)核準
2021-02-23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