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六條
第六條 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工傷社會保險的監督管理,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 一、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七條
第七條 國家鼓勵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對職業病的機理和發生規律的基礎研究,提高職業病防治科學技術水平;積極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技術、工藝、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國家對...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十六條
第十六條 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衛生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九條
第九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職業病防治規劃,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組織實施。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應當認真執行本法,支持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釋義】 本條是關于各級人民政府防治職業病的職責的規定。 職業病防治工作與經濟的發展有著...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十一條
第十一條 有關防治職業病的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并公布。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并公布的規定。 一、制定職業衛生標準的必要性 職業衛生標準是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技術規范,是實踐和科學實驗的經驗總結,貫穿職業...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三條
第三條 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釋義】 本條是關于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管理原則的規定。 一、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針 本條規定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為一旦罹患職業病,就很難治愈。...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四條
第四條 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釋義】 本條是關于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和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保護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的規定。 一...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十四條
第十四條 在衛生行政部門中建立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制度。 用人單位設有依法公布的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項目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制度的規定。...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二條 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三十六條
第三十六條 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二十九條
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對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應當知悉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對有職業病危害的技術、工藝、材料隱瞞其危害而采用的,對所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后果承擔責任。 【釋義】 本條是對用人單位對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不得隱瞞的規定。 用人單位對采用的技術、工藝和...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三十條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勞動者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四十條
第四十條 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釋義】 本條是關于勞動者可以選擇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進行職業病診斷的規定。 1984年衛生部頒布的《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第4條規定,職業病的診斷,必須實行以當地為主...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四十八條
第四十八條 職業病診斷、鑒定需要用人單位提供有關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資料時,用人單位應當如實提供,勞動者和有關機構也應當提供與職業病診斷、鑒定有關的資料。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勞動者和有關機構應當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資料的規定。 一、職業病診斷、鑒定涉及到用人單位...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五十條
第五十條 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四十三條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確診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 衛生行政部門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依法作出處理。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的報告...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四十四條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職業病統計報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規定上報。 【釋義】 本條是關于職業病統計報告的規定。 一、職業病統計報告是職業病防治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進行職業病防治執法成本效益分析、了解和掌握職業病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職業病危害的預防...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五十七條
第五十七條 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危害狀態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采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一)責令暫停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的作業; (二)封存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材料和設備; (三)組織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現...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五十八條
第五十八條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應當出示監督執法證件。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應當忠于職守,秉公執法,嚴格遵守執法規范;涉及用人單位的秘密的,應當為其保密。 【釋義】 本條是關于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的義務的規定。 一、出示監督執法證件的義務 按照...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六十七條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弄虛作假的,并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和醫...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五十五條
第五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依據職責劃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釋義】 本條是關于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依據和監督檢查職責的規定。 一、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六十條
第六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及其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履行職責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發給建設項目有關證明文件、資質證明文件或者予以批準; (二)對已經取得有關證明文件的,不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三)發現用人單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可能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七十七條
第七十七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職業禁忌,是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六十二條
第六十二條 建設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停建、關閉: (一)未按照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或者未提交職業...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七十一條
第七十一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違反本法規定并且構成犯罪的用人單位的有關人員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本條所稱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是指存在于工作場...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七十九條
第七十九條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本法施行日期的規定。 法律生效日期的問題,是任何一部法律都要涉及到的問題。一部法律通過以后,就產生了從什么時候開始起生效、在什么地域范圍內生效、對什么人有效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法律的效力范圍問題。法律效力范圍包...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七十四條
第七十四條 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收受職業病診斷爭議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給予警告,沒收收受的財物,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取消其擔任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資格,并從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設立的專家庫中予以除名。 【釋義】 本條是關于職業...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七十五條
第七十五條 衛生行政部門不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虛報、瞞報的,對單位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行政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于衛生行政部門不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
職業病防治法釋義:第六十四條
第六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產生職業病危害的項目的; (二)未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或者監測系統不能正常監測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
2011-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