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弄虛作假的,并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法第43條規定,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確診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這是關于職業病報告的規定。職業病報告是職業病防治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進行職業病防治執法成本效益分析、了解和掌握職業病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職業危害的預防控制狀態的主要手段,是政府職業衛生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規定,準確、及時、全面、規范地履行職業病報告義務,不得違反,否則就要按照本條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規定,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同時還要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警告。即衛生行政部門發現未履行職業病報告義務的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時,對其給予告誡,使其認識自己違法所在和如何改正。
2.罰款。本條規定的罰款根據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違法行為的不同,分為兩種情況:第一,對于僅是未按照規定進行報告的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可以處以罰款,這是供選擇的行政處罰方式,有關行政機關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改正情況等決定是否采用,罰款的幅度是1萬元以下;第二,對于弄虛作假的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行政部門應對其同時處以罰款,罰款的幅度是2萬元到5萬元,具體數額由行政機關根據違法單位的違法行為情節輕重決定。
3.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按照本法第43條的規定,負有職業病報告義務的是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即通常所說的單位。單位不履行職業病報告義務,法律責任應由單位承擔。但是,單位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它的主體是自然人,單位整體的活動是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自然人的自覺活動實現的。單位只是一個人格化的社會關系主體,其違法行為的整體意志的形成和違法的整體行為的實施,都有賴于作為其構成要素的自然人。因此,為了有效地防止單位違法,除了必須追究單位的責任外,對負有重大責任的單位成員也必須追究其責任。因此,本條規定,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此處“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在單位違法行為中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的人員,包括違法行為的決策人,事后對單位違法行為予以認可和支持的領導人員,以及由于疏于管理或放任,因而對單位違法行為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領導人員;“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指直接實施單位違法行為的人員。
處分一般包括行政處分和紀律處分。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依法給隸屬于它的犯有輕微違法行為人員的一種制裁性處理。紀律處分,是指違反單位內部制定的紀律而受到的制裁,由各單位根據其單位紀律的規定,向違反紀律的行為人作出。目前,我國規定的行政處分主要限于下列領域:行政機關對國家公務員的處分、對國有和集體企業職工的處分等。根據《行政監察法》和《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對于國家公務員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6種。根據1994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勞動部聯合發布的《國有企業廠長(經理)獎懲辦法》的規定,對于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的行政處分包括:降職、撤職、辭退或解聘。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的規定,對于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職工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7種。本條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的具體形式是降級和撤職兩種,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根據實際情況對違法行為人擇一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195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