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1條
第十一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 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關聯法規】 《憲法》第...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2條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釋義】 本條規定了辯論原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權就爭議事實和法律問題,在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辯論。辯論貫穿于整個訴訟過程。辯論的內容包括程序和實體兩方面;辯論的形式可以是書面,也可以是口頭。法庭應當給當事人提供辯論的機會,一切...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3條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釋義】 對于民事訴訟法的適用范圍,我國還有哪些特別性規定? 由于海事案件的特殊性及專業性,我國專門制定了《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在我國領域內發生...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5條
第十五條 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釋義】 本條規定了支持起訴原則。支持起訴應具備三個要件:(1)主體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2)前提是法人、自然人損害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3)時...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39條
第三十九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釋義】 管轄權的轉移,是指上級法院同意或者決定,...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29條
第二十九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關聯法規】 《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第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30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40條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釋義】 合議制,是指由三名以上...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30條
第三十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是指因車輛、船舶或者航空器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的事故。如火車相撞、脫軌;汽車傾覆,...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41條-第42條
第四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31條
第三十一條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其他海損事故,是指船舶在航行過程中,除碰撞以外發生的觸礁、觸岸、擱淺、浪損、失火、爆炸、沉沒、失蹤等事故。 碰撞...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23條
第二十三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24條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特殊地域管轄(又稱特別管轄),是指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準確定案件管轄。 合同糾紛的管轄確定標準有兩個,分別是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確定是相對復雜的問題,...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45條
第四十五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46條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釋義】 回避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行回避;另一...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71條
第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 【釋義】 當事人陳述,指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有關案件的事實情況向法院所作的陳述。包括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和對案件事實的承認。 【...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53條
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3條
第六十三條 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以上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關聯法規】 ...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73條
第七十三條 勘驗物證或者現場,勘驗人必須出示人民法院的證件,并邀請當地基層組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派人參加。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成年家屬應當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勘驗的進行。 有關單位和個人根據人民法院的通知,有義務保護現場,協助勘驗工作。 勘驗人應當將勘驗情況和結果制作筆錄,...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55條
第五十五條 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76條
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釋義】 期間的順延,是指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經過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期間從障礙消除后順延。 需注意的是,...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7條
第六十七條 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釋義】 公證證據與眾所周知的事實,自然規律及定理,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8條
第六十八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釋義】 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畫等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書面文件。它表現為文字或者其他能表達人的思想或者...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9條
第六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釋義】 視聽資料,就是利用錄音、錄像以及電子計算機儲存的資料來證明待證事實的證據,大致有錄音資料、錄像資料、電腦貯存資料等表現形式。 【關聯法規】 《最高人...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0條
第六十條 訴訟代理人的權限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釋義】 代理權的變更,是指委托訴訟代理人取得訴訟代理后,訴訟過程中, 委托人基于一定原因,擴大原來的訴訟代理權或者縮小原來的訴訟代理權。 代理權的解除,是指在委托訴...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81條
第八十一條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釋義】 轉交送達,是指法院將法律文書交受送達人所在機關或者單位代收后,由該機關勞動者單位轉交給受送達人。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03條
第一百零三條 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并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查詢、凍結或者劃撥存款的; (...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86條
第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并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3條 《最高人民法院經濟糾紛案件適用簡...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94條
第九十四條 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財產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凍結財產后,應當立即通知被凍結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97條
第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釋義】 本條用具體列舉加概括列舉的方式規定了可以適用先予執行制度的...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108條
第一百零八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本條規定了起訴合格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