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條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職業健康檢查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釋義】 本條是對職業健康檢查制度的規定。
一、按照本條第1款的規定,對于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是職業健康監護制度的重要內容。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組織三個階段的健康檢查:1.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其目的在于發現職業禁忌癥,以便分清責任。檢查的內容為,根據勞動者擬從事的工種和工作崗位,分析該工種和崗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確定特定的健康檢查項目,根據檢查結果,評價勞動者是否適合從事該工種的作業。通過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可以防止職業病發生,減少或消除職業病危害易感勞動者的健康損害,減少用人單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負擔。2.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其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勞動者的健康損害。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要定期進行,根據檢查結果,評價勞動者的健康變化是否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關,判斷勞動者是否適合繼續從事該工種的作業。通過對勞動者進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健康損害,及時治療,減輕職業病危害后果,減少用人單位經濟損失和社會負擔。3.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其目的是了解勞動者離開工作崗位時的健康狀況,以分清健康損害的責任,特別是依照本法規定所要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檢查的內容為評價勞動者在離開工作崗位時的健康變化是否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關。其健康檢查的結論是職業健康損害的醫學證據,有助于明確健康損害責任,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減少社會負擔。關于職業健康檢查的時間和次數,法律上沒有作出具體規定,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進行組織。對于職業健康檢查的結果,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的告知勞動者本人,不得隱瞞真實情況。關于職業健康檢查的費用,法律明確規定由用人單位承擔,不能由勞動者個人承擔。
二、按照本條第2款的規定,用人單位在安排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如果勞動者沒有經過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由于不了解該勞動者的身體情況,因而不得安排其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2.對于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用人單位也不得安排其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這里所說的職業禁忌,是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疾病的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3.對于通過職業健康檢查,發現勞動者有與其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應當將其調離原來的工作崗位,重新安排,并應當妥善的安置好勞動者的工作與生活。
三、按照本條第2款的規定,如果勞動者在離崗前沒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這是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之一。由于勞動者在離崗前沒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無法判斷勞動者是否受到職業病危害,患了職業病,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在任何時候都不得單方面解除或者終止與勞動者所訂立的勞動合同。
四、按照本條第3款的規定,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并不是所有的醫療衛生機構都能承擔,必須是由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之所以這樣規定,是考慮到職業健康檢查,關系到勞動者的身體健康,也涉及到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所以,應當由省級以上的衛生行政部門對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把關,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承擔這項工作。由于職業健康檢查專業性強,責任重大,因而,承擔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除了按照本法規定要經過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還應當具備一些法定的條件,比如,必須要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注明獲準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項目;要有規定數量的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職業衛生醫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六號)
2008-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