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條 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參照執行本法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規定,并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釋義】本條是關于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規定。
(一)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情形
本條第一款規定了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情形,即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食品安全標準,是組織食品生產、檢驗食品質量、進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技術依據,對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法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強制執行的食品安全技術要求,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適用。據統計,截至2007年,我國已經制定公布了958項有關食品衛生與食品質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多數食品有了國家標準可依。食品安全法通過后,這些標準將由衛生部整合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但由于食品種類繁多,且更新很快,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公布卻有著嚴格的程序性規范,未能覆蓋全部食品。同時,還有一些食品生產、食用范圍往往局限在較小的區域范圍內,暫無必要制定國家標準的食品,如地方傳統食品。因此,可能會出現一些食品沒有相應的國家安全標準的現象。
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需要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但由于技術要求或者制定程序等原因,尚未制定國家標準。依據本法的規定,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當依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并充分考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參照相關的國際標準和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廣泛聽取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意見,并且經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等方面的專家,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代表組成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公布。因此,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需要通過各種實驗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收集國內外的有關信息,再經過嚴格的審查、公布程序,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有些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一時制定不出來。在相應的國家標準制定前,可以通過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來填補該食品的標準空白。二是對一些地方特色食品,由于其生產、流通、食用限制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尚不需要制定國家標準。對于這些尚無必要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又需要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統一食品安全要求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在該區域內統一公布、適用。
在立法過程中,對于是否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對地方特色食品、地方傳統食品予以保護扶持,由當地有關部門對這類食品組織制定地方標準;另一種意見認為,在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之外,又規定地方標準,可能會使一些地方政府借地方標準搞地方保護主義,不利于食品業的發展,并且隨著市場逐步成熟,交通、物流發達,商品流通性加強,多數食品都是在全國范圍內流通的,因此應當制定執行國家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立法機關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經多次研究論證,認為法律的制定應當考慮目前的實際情況,而且依據標準化法的有關規定,在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實施后,該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自行廢止,不會造成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混亂,因此規定,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條件,除應當按照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外,還應當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可行性,該食品在當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緊密相關,并且有著明確的技術內容、必要的保障措施,并經與相關部門、相關行業等多方研究協調,形成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一致意見,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ǘ┲贫ㄊ称钒踩胤綐藴实木唧w要求
第二款規定了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主體和程序。為了規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為生產經營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提供適當的標準,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又要防止濫用地方標準進行地方保護,本法對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主體和程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1、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主體
本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只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才可以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本法依據標準化法的規定,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權限,嚴格限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自治州、設區的市、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鄉、民族鄉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沒有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權力。二是,明確規定由省級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而不是其他行政部門,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這一規定將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權賦予了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符合本法對衛生行政部門職責的規定,也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相一致。
2、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程序
?。?)參照執行本法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規定。
本款所指的“參照執行本法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規定”主要是指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公布,國務院標準化行政部門提供國家標準標號?!薄笆称分修r藥殘留、獸藥殘留的限量規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程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制定。”“屠宰畜、禽的檢驗規程,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薄爸贫ㄊ称钒踩珖覙藴蕬斀浭称钒踩珖覙藴蕦徳u委員會審查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等方面的專家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代表組成?!薄爸贫ㄊ称钒踩珖覙藴?,應當依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并充分考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參照相關的國際標準和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并廣泛聽取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意見?!笔?、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參照執行上述規定,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公布,省級標準化行政部門提供地方標準標號。食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的限量規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程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省級農業行政部門制定。屠宰畜、禽的檢驗規程,由省級有關主管部門會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食品地方國家標準應當經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等方面的專家,以及省級有關部門的代表組成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依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并充分考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參照其他地區、國家以及國際上的相關情況,并廣泛聽取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意見。
總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廣泛收集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試驗論證,標準的內容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充分考慮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得以地方標準為名,設定地方保護、實行壟斷,阻礙市場流通和其他妨害公平競爭等內容。
(2)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本條中“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是指,負責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定的要求,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受理備案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有權對與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標準相抵觸的地方標準提出修改建議,責令備案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限期改進或停止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201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的決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