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釋義】本條是關于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健康管理制度的規定。
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如何,直接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如果這些人患有傳染病或者是帶菌者,就容易通過被污染的食品造成傳染病傳播和流行,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食品從業人員除應做好個人衛生外,食品生產經營者還要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的管理,這是貫徹預防為主的重要措施。
(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為了預防傳染病的傳播和由于食品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的發生,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一般包括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能上崗。食品生產經營者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員工的健康檢查,員工患病及時申報等。
為了防止通過食品從業人員造成傳染病的發生,本條延續了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對患有某些特定疾病的人,禁止其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這些疾病包括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痢疾,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腹痛、大便膿血為主要癥狀,在環境衛生狀況差,衛生習慣不良的情況下易于流行。傷寒造成的癥狀有腹痛、嚴重腹瀉、頭痛等,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并發癥,其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染力很強。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感染性疾患,發病初期多伴有全身性中毒癥狀,如微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情況如何,只有通過健康檢查才能得出結論。例如,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都是生命力、致病力很強的致病菌。痢疾桿菌在患者接觸過的物品上可存活10天,污染食品后,經過12至24小時可繁殖5萬倍,而患有痢疾的食品從業人員,尤其是沒有臨床癥狀,不易為人們發現的帶菌者,都可以通過糞便大量排出致病菌,人們食用被患有傳染病,尤其是那些健康帶菌的食品從業人員污染了的食品后,就有可能染上疾病。因此,患有某些特定疾病的人,禁止其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安全法草案中規定患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與食品衛生法的規定相比,在“病毒性肝炎”前增加了“甲型”二字。換句話說,乙肝患者可以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在草案征求意見時,對這項規定的爭議較大。有的意見認為,該規定有利于進一步消除乙肝歧視,促使人們正確認識乙肝傳播途徑,是社會的一大進步;有的意見認為,乙肝也是有較強傳染性的傳染病,如果允許乙肝患者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工作,有可能造成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急劇增加,也會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立法機關經過慎重研究,取消了這一規定,延續了食品衛生法的規定。應當說明,本條最后一句規定“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也就是說,乙肝患者等可以在食品生產經營行業中從事非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如商場、超市的上貨員、收銀員、倉庫管理員、保安、技工、文秘等,只要不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乙肝患者等是完全可以從事有關工作的。用人單位不得歧視從事這些工作的乙肝患者。
(二)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食品生產經營中的從業人員直接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健康與否直接決定了所生產的食品是否安全。因此,需要對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身體狀況進行健康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生活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身體狀況在不斷變化,有可能感染患有某些不適宜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疾病,因此在通過健康體檢后不能一勞永逸,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發現有法律禁止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疾病的,應當及時向所在企業、單位申報。食品生產經營者發現患有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從業者,應當及時采取調整工作崗位、治療等措施。健康證明是食品生產經營者經過衛生監督部門的健康體檢后取得的書面證明文件。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取得健康證明后才能上崗。健康證明過期的,應當立即停止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待重新進行健康體檢后,才能繼續上崗。
食品從業人員應當注意個人衛生。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衣著應外觀整潔,做到指甲常剪、頭發常理、經常洗澡等,經常保持個人衛生。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在進行操作接觸食品前或便后以及接觸污物以后必須將手洗凈,方可從事操作或接觸食物。出售直接入口食品時,除將手洗凈外,還必須使用工具售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195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