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形下仲裁律師回避?
第一、仲裁員回避是當事人監督仲裁員的重要權利,也是保障仲裁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有下列情形,當事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①是案件當事人或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
③與案件當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
④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⑤對承辦的案件先提供過咨詢的;
⑥現任當事人法律顧問或代理人或曾任法律顧問離任后不滿2年的;
⑦與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在同一單位工作且離開后不滿2年的;
⑧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
⑨擔任過本案或與本案有關聯案件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⑩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事項。
第二、當事人請求仲裁員回避應采用書面形式并說明回避的事實和理由。當事人知道仲裁員有需要回避的事由依然同意該仲裁員進行審理的,事后不得以此為由申請撤銷仲裁。
第三、仲裁員回避后重新選定或重新指定仲裁員的。當事人可以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
二、仲裁中的仲裁員與律師有什么不同嗎
(1)取得資格的條件不同。仲裁員資格的取得要符合仲裁法第13條的規定;律師資格的取得要通過每年國家進行的律師資格考試。
(2)辦案的性質不同。仲裁員辦案是公斷性質的,不代表任何一方當事人;律師辦案是代理性質的,代表委托一方當事人的權益。
(3)仲裁員受回避制度約束,不能私自會見當事人,也不能就案情向當事人發表任何意見;律師不受回避制度約束,可以與自己代理的當事人商量案情,代表其權益,為其出主意想辦法并出庭辯護。
(4)仲裁員依據仲裁規則,按仲裁程序辦案。當事人有意見和要求,應書面通過該案記錄員轉遞給仲裁員;律師按當事人意愿代理,隨時與當事人交換意見,不需要第三者轉遞。
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后也是可以通過訴訟或者仲裁的方式來解決的,如果說仲裁員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可以繼續申請訴訟,在訴訟的過程中當事人也是可以聘請律師來協助自己的,如果說仲裁員或者律師與案件有關聯時,仲裁員或者律師也是需要進行回避的。
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損害請求的抗辯方式有哪些
2020-12-01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財產保全擔保是什么,為什么要做財產保全擔保
2021-01-07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