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推遲工作時間?《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職工協商,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天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每天延長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三小時,但在保證工人健康的情況下,每月不超過36小時。
勞動法第42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41條規定的限制:
① 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原因威脅工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治療
② 生產設備、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公眾利益,必須及時修復的
③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受限制地延長工作時間,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加班費。除此之外,,未經員工同意而延長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規定,應承擔《勞動法》規定的責任
延長工作時間是指員工在法定假日和公共假日加班(即加班),以及在政黨工作日(即。(加班)根據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的要求,《勞動法》第41條和第43條對延長工作時間作出了限制性規定。1994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工作時間規定》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的工作時間。因特殊情況和緊急任務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相關知識:
勞動關系的具體特點
首先,勞動是一種組合關系
,因為從勞動關系的主體來看,一方固定為勞動力的所有者和支付者,稱為勞動者;另一方固定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勞動力使用者,稱為雇主(或雇主)。勞動關系的本質是強調勞動者將全部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從雇主的角度來看,這種組合關系是勞動力的使用,將工人提供的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納入其生產過程。在勞動關系中,勞動總是作為生產要素而不是產品存在的。這是勞動關系區別于勞動關系的本質特征。后一種勞動力通常作為勞動產品出口,這反映了銷售關系或加工合同關系。下屬勞動組織關系
一旦勞動關系形成,勞動關系的一方即工人應成為另一方即雇主的成員。因此,雖然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的,但勞動關系建立后,雙方在責任上存在從屬關系。作為勞動力的使用者,雇主應安排工人與組織內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勞動者應當利用自己的勞動能力完成用人單位交辦的各項生產任務,并遵守本單位的內部規章制度。這種隸屬勞動組織關系具有很強的隸屬性,即已成為隸屬主體之間以命令服從為特征的管理關系。勞動關系的當事人是無組織的、從屬的
綜上所述,雇主可以延長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四種,有兩種。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商延長工作時間,在法定情況下,用人單位也可以直接決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如果您需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其他法律問題,歡迎您來勞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