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責不賠”條款在保險合同中司空見慣,但你是否有勇氣對其提出挑戰?近日,隨著重慶法院判決的生效,這個曾經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保險行規被打破了。
事件回放:駕駛人雖無責仍應賠
2007年9月30日,駕駛員吳某(化名)與中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墊江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簽訂了《機動車輛保險合同》,險別為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車輛損失險。
2007年10月2日,吳某駕駛其投了保的渝GB1258車輛行駛于成渝高速公路大安至永川路段時,與行人蘇某(化名)發生交通事故致其搶救無效死亡,并致渝GB1258車輛損壞。同年1月5日,重慶交警部門認定車輛駕駛人吳某不承擔本次交通事故責任。
2008年7月4日,事故當事方蘇某的親屬向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院以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為由,判決吳某賠償27684.9元并負擔案件受理費233.5元,共計27918.4元;以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為由,判決**保險公司賠償10000元。
判決后,吳某向**保險公司索賠損失共計38028.4元。**保險公司僅賠償了交強險范圍內的10000元,對于吳某的其他損失則以保險合同中的“保險車輛方無事故責任的,本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這一無責免賠條款為由,拒絕賠付。吳某索賠未果,遂訴至法院。
爭議焦點:無責免賠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機動車輛保險合同中的無責免賠是典型的格式條款。根據合同法,格式條款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訂,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無責免賠條款無疑符合格式條款的法律特征。
那么,無責免賠這一行規是否有效?庭審中,雙方圍繞著這一焦點問題展開了爭鋒相對的辯論。
投保人吳某訴稱,保險人在保險單中僅明示告知“請詳細閱讀保險條款、特別是責任保險和投保人、被保險人義務”,而“無責免賠”條款位于《中國平安機動車輛保險條款(2007版)》的“賠償處理”欄下,而非“責任免除”欄下,故而對此免責條款未盡到明確說明義務。
記者查閱了《中國平安機動車輛保險條款(2007版)》,第一章“商業第三責任險”及第二章“車輛損失險”中“賠償處理”之下第十條的內容是:“保險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本公司根據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負事故責任比例相應承擔賠償責任。被保險人或保險車輛駕駛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選擇自行協商或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事故未確定事故責任比例的,按照下列規定確定事故責任比例:保險車輛方負全部事故責任的,事故責任比例不超過100%……保險車輛方無事故責任的,本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