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九十二條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協商;
(二)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三)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釋義】
本條是關于旅游糾紛解決途徑的規定。
旅游糾紛屬于民事糾紛,由當事人自愿選擇解決的方式和途徑。雙方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途徑,具有不同的特點,旅游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運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雙方協商
雙方協商又稱雙方和解,即由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雙方協商,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本著解決問題的誠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交換意見互諒互讓,從而協商解決爭議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直接、及時、平和,成本較低,對雙方都有利。但雙方協商的缺點在于協商結果無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旦一方或雙方反悔,則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再行解決。
二、調解
調解是指在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通過勸解、疏導等,使雙方自愿進行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方法。調解有利于消除隔閡,防止矛盾激化,維護社會穩定,被實踐證明是解決民事法律糾紛較為有效的方式。調解需要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糾紛所運用的依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關于主持調解的第三方的選擇,法律采取列舉和指引相結合的方法表述:旅游者是消費者,旅游糾紛是消費糾紛,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協會具有調解功能,旅游爭議雙方可以向消費者協會申請調解;根據本法規定,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具有調解功能,爭議雙方也可向其申請調解;除此之外,法定的調解機構還有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法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程序和調解協議效力等內容作了規定,民間也還有各種各樣的調解組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國家測繪總局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