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九十二條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協商;
(二)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三)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釋義】
本條是關于旅游糾紛解決途徑的規定。
旅游糾紛屬于民事糾紛,由當事人自愿選擇解決的方式和途徑。雙方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途徑,具有不同的特點,旅游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運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雙方協商
雙方協商又稱雙方和解,即由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雙方協商,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本著解決問題的誠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交換意見互諒互讓,從而協商解決爭議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直接、及時、平和,成本較低,對雙方都有利。但雙方協商的缺點在于協商結果無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旦一方或雙方反悔,則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再行解決。
二、調解
調解是指在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通過勸解、疏導等,使雙方自愿進行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方法。調解有利于消除隔閡,防止矛盾激化,維護社會穩定,被實踐證明是解決民事法律糾紛較為有效的方式。調解需要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糾紛所運用的依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關于主持調解的第三方的選擇,法律采取列舉和指引相結合的方法表述:旅游者是消費者,旅游糾紛是消費糾紛,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協會具有調解功能,旅游爭議雙方可以向消費者協會申請調解;根據本法規定,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具有調解功能,爭議雙方也可向其申請調解;除此之外,法定的調解機構還有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法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程序和調解協議效力等內容作了規定,民間也還有各種各樣的調解組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
2018-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