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
(三)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釋義】
本條是關于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以及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以及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條對以下三種違法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
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所謂計劃生育手術,是指在計劃生育服務中為達到節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目的所施行的相關手術。主要包括:宮內節育器放置術和取出術,人工流產,男女絕育術,中期流產術,皮下埋植避孕術,輸卵管或輸精管復通術等。實施計劃生育手術,要依法進行,非法為他人實施計劃生育手術,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謂非法為他人實施計劃生育手術,主要是指:
(一)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機構未經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未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許可證書而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國務院頒布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第18條規定:“設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發給《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注明獲準開展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第19條規定:“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在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注明獲準開展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并向同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通報。”違反這兩條規定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為非法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違法行為。
(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醫療、保健機構的工作人員,未取得相應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醫師或者護士資格,或者未依據《執業醫師法》的規定,向衛生部門申請注冊,取得相應的執業證書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第26條第1款規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中依據本條例的規定從事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服務人員,應當依照執業醫師法和國家有關護士管理的規定,分別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醫師或者護士的資格,并在依照本條例設立的機構中執業。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應當依照執業醫師法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違反這一規定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為非法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違法行為。
(三)個體行醫者從事計劃生育手術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第26條第2款規定:“個體醫療機構不得從事計劃生育手術。”違反這一規定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為非法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違法行為。
(四)違反地方計劃生育法規、規章的規定,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主要是指為已經依據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采取了放置宮內節育器或者實施了男女結扎絕育手術等長效避孕措施的育齡夫妻非法實施取出宮內節育器、進行輸卵管或輸精管復通術,使一些不符合再生育條件的家庭,得以超計劃生育,從而破壞了計劃生育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p#分頁標題#e#
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本法第35條明確規定:“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進而進行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會導致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失調,破壞計劃生育工作秩序。據計劃生育報表統計,我國目前出生性別比達到113。出生性別比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一些農村地區,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一些人為了生男孩,便到擁有B超設備的醫院、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通過行賄等手段要求醫生為其作胎兒性別鑒定。一些不法的醫生,特別是一些個體診所的醫生,見利忘義,置醫生的職業道德和國家的法律、政策于不顧,利用超聲波等儀器設備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一旦鑒定為女孩,則進行選擇性流產,人工終止妊娠。有的不法醫生甚至以為他人作非法性別鑒定為發財的手段。
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偏高,將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如加劇婚姻市場的競爭,影響婚姻家庭關系,增加性犯罪的可能性,加重社會保障負擔等,影響未來的社會穩定和發展。所以對利用超聲波等儀器設備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違法行為必須要進行堅決治理,一方面,計劃生育、衛生有關部門要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管理,實行定點分娩,落實孕情監測和跟蹤服務,深入開展男女平等、婚育新風進萬家的宣傳活動,提高婦女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違法進行胎兒性別鑒定行為的打擊力度。我國1994年頒布的《母嬰保健法》明確規定,嚴禁采取技術手段對胎兒進行非醫學需要的性別鑒定,違反法律規定進行性別鑒定者,由醫療保健機構或者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取消執業資格。此次,本法又重申了“嚴禁對胎兒進行非醫學需要的性別鑒定”,并且規定:違反這一規定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因醫學需要而進行的對胎兒的性別鑒定是法律所允許的,醫學上考慮到一些遺傳性疾病只對下一代中的男孩或女孩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對患有該遺傳性疾病或攜帶該遺傳性疾病致病基因的夫妻所孕育的胎兒進行性別鑒定,以保證嬰兒的健康。
三、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節育手術,是計劃生育手術中的主要內容(除了節育手術,計劃生育手術還包括輸卵管或輸精管復通術等恢復生育的手術),具體是指在計劃生育服務中為達到節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目的所施行的相關手術,主要包括:宮內節育器放置術和取出術,人工流產,男女絕育術,中期流產術、皮下埋植避孕術等。實施假節育手術,主要是指醫生為他人實施假的宮內節育器放置術或者假的人工流產術、男女絕育術、中期流產術,皮下埋植避孕術,使一些根據地方計劃生育的法規規定應當采取長效避孕措施的育齡夫妻得以逃避采取長效避孕措施,逃避計劃生育管理,進而達到超生的目的。如,有的育齡婦女已生育了一個子女,按規定應當放置宮內節育器,該婦女為了再生育一個子女,便買通醫生為其實施假的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手術,名義上是已作了節育手術,但實際上并沒有真的放置宮內節育器,從而欺騙了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使一些想超生者,得以逃避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達到超計劃生育目的。
#p#分頁標題#e#進行醫學鑒定,是每一名執業醫生所享有的權利。所謂醫學鑒定,是指醫生在執業活動中,通過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后,簽署有關的醫學證明文件的活動。計劃生育證明即是一種醫學證明文件。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于1998年6月通過的《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醫師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措施,簽署有關醫學證明文件,必須親自診查、調查,并按照規定及時填寫醫學文書,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醫師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學證明文件。”根據這一規定,醫生必須親自診查、調查,才能簽署醫學證明文件。醫生出具的醫學證明文件,與病人的個人健康權利和醫療預防保健的工作制度有密切的關系,它既是病人的個人健康檔案,又是醫療預防保健活動的真實記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醫生必須如實進行醫學鑒定,絕不能偽造醫學證明文件。
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規定,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以及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違法行為,不僅嚴重破壞了計劃生育管理秩序,使不符合生育條件的夫妻超計劃生育,加重了國家的人口負擔,而且也敗壞了醫德、醫風,所以必須依法嚴懲。對上述三種違法行為,本條明確規定了法律責任: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里規定了兩種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本條規定的主要是行政處罰的行政責任。行政處罰是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政機關依法進行行政管理,保障法律貫徹實施的重要手段,是行政責任中的一種形式。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這部法律從行政處罰的設定、實施機關、處罰程序等方面對行政處罰進行了規范,從而完善了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對于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該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該法規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本條規定的處罰種類為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吊銷執業證書。這里主要談談警告和吊銷執業證書兩種處罰種類。
警告在學理上稱申誡罰,有告誡的意思,就是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時,行政機關可以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告誡其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不能違法。警告是六種行政處罰中相對比較輕的一種處罰,所以《行政處罰法》對其設定權的規定比較寬松:法律、法規、規章都可以設定警告的處罰,并且行政機關適用簡易程序即可當場作出處罰決定,不必經過調查、收集證據等一般程序。
吊銷執業證書,在學理上稱作行為罰,是行政機關剝奪違法行為人已獲得的從事某種活動的資格的處罰形式。由于吊銷執業證書剝奪了當事人的執業權利,因而是比較嚴厲的處罰種類,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必須適用一般程序作出處罰決定,在處罰決定作出之前,當事人還享有要求行政機關舉行聽證的權利。本條所規定的吊銷執業證書,主要是指醫師的執業證書。《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注冊制度。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醫學專科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助理執業醫師資格,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由衛生行政部門頒發執業醫師證書和執業助理醫師證書。醫師不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對于有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吊銷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p#分頁標題#e#
二、刑事責任。刑事責任,又稱刑罰,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實施犯罪行為的行為人所給予的處罰。行政處罰和刑罰的本質區別在于行政處罰是對實施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所給予的處罰;而刑罰是對實施犯罪行為的當事人所給予的處罰。所謂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資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對于有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刑法》第336條第2款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這里應當指出的是,本條規定的執法主體有兩個: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在具體執法中,兩個部門既要有分工,又要相互配合,一般來說,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中的醫生有本條規定的三種違法行為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進行處罰;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從業的醫生有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的,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罰。但是吊銷醫師和助理醫師執業證書的處罰只能由衛生行政部門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2018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國務院批轉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于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通知
2008-05-28殘疾人就業條例
2007-02-25人民法庭組織通則[失效]
195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