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十一條 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規定控制人口數量,加強母嬰保健,提高人口素質的措施。
【釋義】
本條是關于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規定三個方面措施的規定。
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規定的三個方面的措施:
一、關于控制人口數量
目前我國人口與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包括:龐大的人口增長量仍然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口過快增長給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人口老齡化使老年人口的社會撫養問題日益突出;貧困地區人口與發展面臨嚴重挑戰等等。控制人口數量就是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國控制人口數量主要是通過計劃生育。
二、關于加強母嬰保健
母親與嬰兒的健康狀況不僅反映其本身的健康問題,還反映社會人群的整體健康水平,反映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整體水平。母嬰保健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家庭的穩定、兒童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我國憲法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1988年通過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92年通過了《婦女權益保障法》,1994年通過了《母嬰保健法》,2001年頒布了《母嬰保健法實施細則》。
根據《母嬰保健法》的規定,國家發展母嬰保健事業,提供必要條件和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醫療保健服務。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母嬰保健工作。母嬰保健事業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母嬰保健工作,根據不同地區情況提出分級分類指導原則,并對全國母嬰保健工作實施監督。
母嬰保健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1.婚前保健。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1)婚前衛生指導:關于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2)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3)婚前醫學檢查: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婚前醫學檢查包括:(1)嚴重遺傳性疾病;(2)指定傳染病;(3)有關精神病。
2.孕產期保健。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育齡婦女和孕產期保健服務。孕產期保健服務包括以下內容:(1)母嬰保健指導:對孕育健康后代以及嚴重遺傳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發病原因、治療和預防方法提供醫學意見;(2)孕婦、產婦保健:為孕婦、產婦提供衛生、營養、心理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以及產前定期檢查等醫療保健范圍;(3)胎兒保健:為胎兒生長發育進行監護,提供咨詢和醫學指導;(4)新生兒保健:為新生兒生長發育、哺乳和護理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規定,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外延長勞動時間。懷孕7個月以上(含7個月)的女職工,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并給予女職工充裕的產假和產前假。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已從1995年的5.62?和33.2‰下降到2000年的5.3?和32.6‰。母嬰保健工作和母嬰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關于提高人口素質#p#分頁標題#e#
人口素質,即人口總體的各種特質,通常指人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和條件。它包括出生人口素質和出生后人口素質。反映人口質量的指標很多,如人口平均身高和體重、平均壽命、兒童智力水平、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熟練勞動者的比重等。影響人口質量的因素可概括分為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個體遺傳、自然條件、生態環境、氣候、地域等。社會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思想因素、文化因素、道德因素、宗教因素等;與自然因素相比,社會因素是影響人口質量的決定因素。人口質量與經濟發展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當人口質量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時,可以加速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延緩生產力的發展。人口質量和人口數量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在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下,控制好人口數量,有利于節約出更多的資金用于提高人口質量,而提高人口質量又有利于人們增強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自覺性。
(一)關于出生人口素質
1.出生人口素質的現狀和影響出生人口素質的原因。我國出生人口素質工作面臨不少問題和新的挑戰。先天殘疾兒童的實際總數每年可高達80-120萬,約占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6%。每年約有150-200萬新生兒發生窒息,其中約有15-20萬例死亡;存活者中約有20-30萬例出現腦癱、癲癇和智力低下等。在邊遠、貧困地區,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些地方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幾倍。
影響出生人口素質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遺傳因素,主要指近親結婚;二是環境因素;三是接產技術不高造成的損傷;四是吸毒、性病、艾滋病的危害,等等。
2.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對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首先要統一認識,要把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統一規劃,統一落實;其次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普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科學知識;第三要積極研究、開發和推廣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現代科學技術與方法,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優生指導,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第四要動員計劃生育、衛生、民政、教育等部門和社會各界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第五要建立和健全有關立法,要把提高人口素質,特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作為立法的一項重要內容。
3.關于人口逆淘汰問題。在立法論證中,曾有一些同志提出建議,主張抑制低素質人群的生育,適當放寬高素質人群的生育限制。我們認為,這種意見理由不充分,一是,國家在制定生育政策時,充分考慮到由于廣大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群眾還存在一定的生育風險,農民實行計劃生育后的很多實際困難還得不到解決的現狀。為了照顧農民的實際困難制定的農業人口的生育政策略寬于城鎮居民同時,為有利于少數民族的繁榮和發展,制定了寬于漢族的少數民族生育政策。中央已多次重申,現行的生育政策不變。二是,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孩子,從總體上看,其先天素質并沒有明顯差異;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的普及、衛生條件的改善、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等,對后天素質的影響因素也在不斷改變,經濟、文化的差異會越來越小。所謂出生人口素質逆淘汰問題,至今尚無全國性的調查數據支持這種提法。三是,人口素質逆淘汰容易被種族主義所利用。法西斯德國就曾將民族分為優等民族和劣等民族。
(二)關于出生后人口素質
出生后指的是人的成長階段,包括嬰幼兒、學前兒童、學齡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出生后人口素質的提高主要依賴于后天教育。
后天教育包括:1.智力早期開發。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經長期研究得出結論:5歲左右是人一生中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各國也都主張大力發展嬰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更早地開發人的智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2.掃除文盲。一般現代化水平的國家,文盲及半文盲率很低,反之,現代化水平低的家,文盲和半文盲大量存在。因此,國際組織將識字率低于20%視為最不發達的標志之一。舊中國文盲率高達80%以上,建國后銳減,成績巨大。但是,文盲和半文盲的絕對人數仍相當大,因此,降低文盲率,減少以至消滅文盲和半文盲,在中國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3.普及義務教育。普及義務教育是優育政策的重要內涵之一。優育政策實行有力的發達國家,向來注重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如美國、日本、俄羅斯已經普及中等教育。我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4.發展職業教育。5.發展高等教育。#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