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則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是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由全國性學會、協會、研究會(簡稱學會)和地方科協組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紐帶和發展科學技術事業的助手。
中國科協的宗旨是:團結和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呼聲,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科學技術工作者和科學技術團體服務。
中國科協貫徹“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按照章程和民主辦會的原則,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
中國科協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加國家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制定和國家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
中國科協加強與國內外民間科學技術組織的廣泛聯系,為促進祖國統一、發展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服務。
第一章 任務
第一條 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和經濟發展。
第二條 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
第三條 編輯出版科學、技術和科普書、報、刊。
第四條 促進并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
第五條 開展民間國際科技交流活動,發展同國外的科技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第六條 開展決策論證,提出政策建議;進行科技咨詢服務,興辦科技實體;接受委托承擔科技項目評估、成果鑒定、技術職務資格評定等任務。
第七條 加強所屬團體之間的聯系,促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合。
第八條 舉辦為學術活動、科技普及和為科技工作者、科技團體服務的事業。
第九條 表彰獎勵優秀科技工作者,舉薦人才。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
第十條 參與科技政策、法規制定,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 全國組織
第十一條 中國科協由全國性學會和地方科協組成。
第十二條 中國科協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全國委員會決定召開。其代表由全國性學會和地方科協及有關方面民主協商,選舉產生。
全國代表大會的任務是:
一、討論并決定中國科協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審議和批準全國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二、修改并通過中國科協章程;
三、選舉全國委員會。
第十三條 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委員會根據本章程和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中國科協的工作。
全國委員會選舉主席一人、副主席和常務委員會各若干人,組成常務委員會。
全國委員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常務委員會召集,審議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決定重大事項。
全國委員會中任各級科協專職干部和國家部委領導的委員,因工作變動不能履行職責者,由推薦單位提出,經全國委員會通過可予以變更或增補。
第十四條 全國委員會閉會期間,常務委員會行使全國委員會的職權。常務委員會會議每季度舉行一次,由主席召集。
第十五條 常務委員會下設書記處。書記處在常務委員會領導下主持日常工作。
常務委員會根據需要,可設置若干工作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由常務委員會分工負責,協助常務委員會審議各專門領域的工作,并對有關業務工作進行協調,提出建議。
第十六條 全國委員會可授予對中國科協工作有重要貢獻、德高望重的科學技術專家或領導人以名譽職務或榮譽稱號。
第三章 全國性學會
第十七條 中國科協所屬全國性學會是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及其相關科學的學科或以促進科技事業發展為基本業務組建,具有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橫向聯系特點的學術性或科普性群眾團體。
第十八條 加入中國科協的團體應具備的條件為:
一、依法登記的全國性學術性或科普性團體;
二、以個人會員為主體,擁用相當數量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水平的科技工作者,并有較高聲望的學術帶頭人;
三、學科內容較寬,并不與中國科協所屬學會重復;
四、能獨立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編輯、出版科學、技術和科普書、報、刊;
五、有健全的辦事機構和有關部門的固定支持。
第十九條 凡承認本章程并符合本章程第十八條規定的學會或它們的聯合組織,向中國科協申請,經常務委員會批準,即為中國科協的組成部分,接受中國科協領導,執行中國科協決議,承擔中國科協委托的任務,選舉代表參加中國科協全國代表大會。
第二十條 全國性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每三至五年舉行一次,討論并決定學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審議和批準學會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制定、修改會章,選舉新的事理會。
第二十一條 全國性學會辦事機構是由若干專職工作人員組成的科技事業性機構,在理事會領導下開展工作,行政上受學會掛靠單位領導。
第二十二條 全國性學會凡嚴重違反國家法律、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或嚴重違反本章程及中國科協有關規定,經中國科協常務委員會通過,給予警告、限期整頓、除名等處罰。
第二十三條 凡
合法的全國性科學技術團體或與科學技術關系比較密切的團體,尊重本章程,經申請可作為中國科協的聯系團體。聯系團體與中國科協在業務上進行聯系或合作,可應邀參加中國科協的有關活動,得到中國科協的有關資料。
第四章 地方科協
第二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是中國科協的地方組織,業務上受中國科協指導。
第二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由省級學會和市(地)、縣科協組成。
省級學會接受同級科協領導,業務上受相應的全國性學會指導。
第二十六條 地方科協代表大會每三至五年舉行一次,討論并決定本地區科協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審議和批準科協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制定、修改地方科協章程,選舉地方科協委員會。
第二十七條 縣科協建立的基層鄉鎮科協(鄉鎮科普協會),聯系指導農村專業技術研究會(協會)。
第二十八條 科技人員數量較多的廠礦企業和事業單位建立的基層科協,業務上受地方科協指導。
第五章 干部
第二十九條 科協及其所屬學會要建立一支具有一定政策水平、較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組織和社會活動能力、密切聯系科技工作者、全心全意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專職干部隊伍,并可根據需要聘用符合上述要求的兼職工作干部。
第三十條 科協及其所屬學會要加強自身干部的培養和教育,有計劃、有組織地培訓干部,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關心干部的政治和生活等方面的待遇,以各種形式表彰、獎勵優秀干部。
第六章 經費
第三十一條 經費來源:
一、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
二、單位資助;
三、捐贈;
四、會費;
五、舉辦的企事業和咨詢服務等收入。
第三十二條 建立學術、普及和獎勵等科技活動基金。
第三十三條 經費管理:
科協及其所屬學會建立常務委員會(常務理事會)領導下的民主理財管理體制,認真履行對財務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經費收支要執行國家對科技社團的有關財經法規和制度。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經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施行,解釋權屬全國委員會。
第三十五條 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根據本章程制定全國性學會組織通則,學會可根據本章程和全國性學會組織通則制定章程。
第三十六條 地方科協可根據本章程制定地方科協章程或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