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在用人單位由于工作原因導致死亡,其家屬可以向用人單位索要賠償。但是,有很多人認為,既然是在用人單位死亡的,也必須要做工傷認定之后,才能索要賠償。那么,究竟“工傷”和“工亡”是等同概念嗎?兩者的認定程序是否一致?在我國工亡需要工傷認定嗎?小編結合相關法律條款為大家解答如下:
一、職工死亡后需要申請工傷認定嗎
對于在工作過程中死亡的職工來講,其家屬想要獲得工亡賠償,只需要進行工亡認定,而不需要繼續工傷鑒定。
二、工亡認定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對工傷范圍作出了規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以上就是“在我國工亡需要工傷認定嗎?”的具體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工亡事件是每個人都不愿意發生的意外,希望家屬可以通過正常的、合法的渠道索要賠償,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只要是工亡,用人單位就必須進行賠償。如果用人單位拒不賠償,家屬可以訴諸法律,聘請律師介入處理。
?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0年工傷賠償項目和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