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迫辭職了能主張經濟補償嗎
雖然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此規定不能一概適用。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單位違約在先、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的,用人單位不僅不可免除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同時還負有相應賠償義務。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二、哪些情況下員工可以隨時辭職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不用等一個月了。
一般員工向單位辭職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要回老家發展也好,需要跳槽到更好的單位也好,這些都是員工自己主動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單位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但如果是員工因為單位的一些違約違法行為而被迫提出辭職申請的話,這種情況下單位需要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職工被迫辭職可以要經濟補償嗎
被迫辭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