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會計準則下待攤費用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經營租賃改良支出,采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按租賃剩余期限與租賃資產剩余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者攤銷。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管理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借記“管理費”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企業發生的與專門銷售機構有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借記“管理費”等科目將“銷售費用”和貸記到“銀行存款”等科目。三。預付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租入費用已攤銷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中核算。低值易耗品和租出包裝材料采用一次轉銷法攤銷的,將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建設”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
采用其他攤銷方法的,在領用時將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和“周轉材料(庫存)”;攤銷金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建設”等科目,攤銷時的“周轉材料(攤銷)”。
(2)除上述業務外,還有一些業務需要在“預付費用”賬戶中進行核算。如: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經營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租金,以及一次性購買印花稅票、一次性繳納印花稅的分攤金額等。但在新公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除了“遞延費用”科目,同時也刪除了資產負債表中的“遞延費用”項目。對于如何處理這些業務,有幾種看法。第一種觀點:費用一次計入損益。按照這種觀點,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當在一年內(含一年)由當期及以后期間承擔的費用。費用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分期計入損益,對全年損益的影響相同。但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式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沒有嚴格劃分費用的受益期,不能正確計算每個會計期間的成本和損益,不能體現“誰受益,誰負擔費用”。如2007年12月支付的2008年報刊費,不能計入2007年損益。
第二個觀點:建立“預付費”賬戶核算。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增加、拆分、合并會計科目。因此,企業有預繳保險費、預繳報刊訂閱費、預繳以經營租賃方式租賃的固定資產租金、一次性購買印花稅票證等業務的,可以增加“預繳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流動資產”中。
例1:假設一家企業在10月份通過銀行在第四季度預付保險費12600元。其中,基礎生產車間6900元,輔助生產車間1800元,企業行政部2700元,特約銷售代理1200元。支付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待攤費用預付保險費12600
貸方:銀行存款12600
10月份,企業應編制待攤費用分攤表(略),然后按此編制會計分錄遞延費用分攤表如下:
借方:制造費用保險費2900
管理費用保險費900
營業費用-保險費400
借款:預付費用-預付保險費4200
企業可以11月和12月的會計分錄與10月相同。
第三點觀點:不要添加“預付費用”科目。
企業預繳保險費、預繳報刊訂閱費、預繳經營租賃租入固定資產租金、一次性購買印花稅時,計入“預繳”科目,期末余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預付款”項目中。
例2:假設某企業在2007年1月1日租賃一批辦公設備進行管理,每月租金7000元,每季度初支付租金。在1月1日支付租金時:借方:預付款——預付租金21000,貸方:銀行存款21000,2007年1月至3月攤銷期間的會計分錄如下:借方:管理費用——設備租金7000,貸方:預付——預付租金7000例3:假設某企業2007年12月在2008年上半年預付報刊費12000元,分錄為:
借方:預付款-報刊預付款12000
貸方:銀行存款12000
截止2007年12月31日,“預付款”借方余額12000元,列在資產負債表“預付款”項下。在2008年1月至6月的攤銷期間,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管理費用-報刊費用2000
貸方:預付款-報刊費用預付款2000
例4:假設一家企業預付了第四季度由銀行在10月份的12600元。其中,基礎生產車間6900元,輔助生產車間1800元,企業行政部2700元,特約銷售代理1200元。支付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預付-預付保險費12600
貸:銀行存款12600
10月,企業應編制預付費用分攤表(略),然后根據待攤費用分攤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保險費2900
管理費用-保險費900
營業費用-保險費400
貸:預付保險費保費4200
企業11月和12月的會計分錄與10月相同。(1) 根據新會計準則,本科目不再核算應計租金和短期貸款利息。根據新標準,企業發生的短期借款利息計入“應付利息”科目。計提利息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應付利息”;付息時,借記“應付利息”,貸記“銀行存款”。根據新準則,固定資產應付租金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中核算。截至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經營租賃的方式租用一批辦公設備進行管理,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a公司用銀行存款支付了應付租金。a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1)1月31日,計提固定資產應付營業租金:
借方:管理費用8000
貸方:其他應付款8000
2月末會計處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的租金:
借方:管理費8000
其他應付款16000
貸方:銀行存款24000
(2)除上述兩項業務外,還有一些業務需要計入“應計費用”科目。例如:預繳保險費等,但在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除了“應計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除了“應計費用”科目。對于如何處理這些業務,也有幾種看法。第一種觀點:不計提,費用一次計入損益。
例如,在6月底上半年支付的保險費包含在6月費用中。在我看來,這種處理方式不符合會計權責發生制。
第二種觀點:建立“應計費用”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反映在“其他流動負債”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全文有關房產、離婚、孩子撫養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13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