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受贈的財產及其增值為社會公共財產,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損毀。
【釋義】本條是對公益性社會團體受贈財產的所有權性質的規定。
公益性社會團體受贈的財產及其增值是一種用于公益事業、服務于社會中不特定的個人或群體的社會財產,因此,屬于社會公共財產。公益性社會團體占有和管理受贈財產,必須依照捐贈人的意愿和團體的章程,將受贈財產用于資助符合其宗旨的公益事業,而不能將受贈財產用于其他非公益目的。
對于社會公共財產,全社會都應予以保護。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在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其他法律中,對于侵占或者破壞公共財產的行為的處罰都有具體的規定。本條中,侵占是指侵吞、竊取、騙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益性社會團體的受贈財產及其增值。挪用是指挪用公益性社會團體受贈的財產及其增值,在一定的期限內未歸還的。損毀是指出于某種個人動機和目的,非法損壞或者毀滅公益性社會團體受贈的財產及其增值,使財產的價值或者使用價值部分或者全部喪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2008-03-23國務院關于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
2008-01-13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