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
1、合意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現行的規定是:當用人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合同時,“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進行補償,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1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而對于勞動者提出協商解除合同并沒有是否給予經濟補償的明確規定,一般以雙方協商的結果為準。
2、過失性辭退解除勞動合同,由于合同的解除是由勞動者的過失行為所致,故用人單位不必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勞動者過錯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需要支付相應賠償。
3、非過失性辭退的三種解除屬于法定特例,除了必須按服務1年給予1個月的經濟補償和必須提前30天通知外,各有特殊規定。“不能勝任工作”類的,必須經過培訓或調整仍不能勝任工作時,才能解除合同;“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從事新安排的工作”才能解除合同,還必須支付不少于本人6個月的工資;“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來的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又不能就更改合同達成一致”時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這種情況的經濟補償不以12個月的工資為限。
勞動關系的解除
1、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按照《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2、過失性辭退。過失性辭退是指勞動者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自然消滅。
3、非過失辭退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4、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辭職導致勞動關系解除。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5、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除個人辭職外,《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
(一)在試用期內;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6、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勞動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經濟補償的法律知識,倘若您存在以上的情況,那么就應該認真地看一下上面的介紹,畢竟上面提及的問題可能就能解答您的疑惑,了解多一點還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在執行階段還需要保全嗎
2021-03-21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