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著手
1、病人的知情權問題,要謹記病人有知情的權利,醫師(方)有告知的義務。醫師告知時的注意事項:a、有全面告知診治信息和治療風險;b、有通俗的語言告知;c、告知的內容必須真實;d、重要告知要用書面形式。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對醫方的告知義務作了具體規定,要從嚴把握。
2、病人的同意權問題。病人有一定的自主權;病人對手術、特殊檢查和治療、實驗性臨床醫療有同意權。
同意權的三種處理形式:a、病人同意,并取得家屬或關系人簽字;b、無法取得病人同意,家屬或關系人簽字;c、無法以上同意,由醫院負責人批準實施。
3、病人名譽權和肖像權問題。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二條作了規定。醫院及其醫務人員擅自公開病人“隱私”病情,可以構成侵害病人名譽權;醫院向病人或其家屬通報病情,不構成侵害病人名譽權;因宣傳需要使用內容肖像的,應當取得病人同意。
4、重視病歷的證據作用(醫療訴訟證據)。主要分類包括:a、病歷;b、檢查報告;c、有關記錄;d、影像資料;e、有關實物;f、同意書;g、重要告知記錄。
二、醫療糾紛患方的維權途徑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6條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時,有三條解決途徑可供選擇:
一是醫患雙方協商解決;
二是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醫療糾紛的處理都經歷了雙方協商這一程序。應該說,這也是最經濟、最便捷的一條解決途徑,然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協商不一定能達成共識,甚至可能久拖不決。對此,患者方須特別引起注意,因為醫療侵權訴訟的時效以及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時效為1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算。因此,當協商遲遲不能達成一致時,應及時采取第2或第3條途徑解決。由于患者方普遍對衛生行政部門立場的質疑,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于今年4月1日起實行,因醫療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使一直以來實際存在著的人民法院受理醫療侵權訴訟以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作為前置程序的規定失去了存在的依據,醫療侵權賠償起訴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因此,今年以來,因醫療糾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第3條途徑成為解決醫療糾紛的主要途徑。
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著手?在處理醫患糾紛這些復雜問題的時候,有律師的介入就能夠在處理時輕松很多,也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要找個能處理醫患糾紛的專業律師,歡迎律霸網網站咨詢了解,找專業的律師為你詳細講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訴訟案件舉證的注意事項
2020-11-09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