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條關于勞動者交接義務的規定應該這樣理解:即如果單位派人來接受工作,那么勞動者應當積極配合;但如果用人單位在接到勞動者解除合同通知后,沒有任何行動,那么就應該理解成沒有需要交接的任務。如果確實有任務需要交接,勞動者善意提醒后,就可以免除自己的責任了。
勞動法規定:正式員工離職需要提前30天提交正式書面報告,30天后解除勞動關系,單位應支付相關薪水;試用期員工離職需要提前3天提交正式離職報告;如果單位不履行支付薪水的義務可以到當地勞動部門投訴仲裁,可能贏的。如果用人單位(老板)沒有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該員工工資滿1個月后視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事實合同),同樣有效。你可以按照規定時間提出離職,到期就不用上班了,不給工資可以去勞動部門投訴。
勞動法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準,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