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職工在車間受傷,單位并不配合其做工傷認定。單位不處理的,只能職工本人來辦這些事情。職工在申請工傷認定的時候,要提供一份工傷認定申請表,并附上相關證據材料。那么,2018工傷認定舉證責任是如何分配的?下面小編就這個問題展開簡單論述。
一、2020工傷認定舉證責任是如何分配的?
在工傷認定中,舉證責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與否;二是是否符合工傷的標準。其中勞動關系的存在與否是工傷認定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礎上,有關機構才對是否是工傷進行認定。同時,對是否符合工傷的標準的確認已包含著對是否是勞動關系的認定,但在實踐中,兩者是分開的,勞動關系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確認,工傷由人保部門認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第2款和《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不舉證的,人保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這表明,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證明否定工傷的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證明勞動者的傷害是由勞動安全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就應當認定為工傷。這說明,在工傷認定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用人單位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都要承擔舉證責任。
二、職工在工傷認定中要提供哪些材料?
《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可見,勞動者的舉證責任一是應當承擔勞動關系存在的證明材料。勞動者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材料應當多元化,工資單、工作證、操作證、考勤卡、出入廠證明等都可以作為證據。二是對于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者只需寫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等工傷發生的過程,不需要提供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也應當寬泛理解,應包括醫院值班記錄、職工發生工傷后在原診療醫院的復診病歷等,不應僅僅是住院病歷。此外,對勞動者提供的上述材料,人保部門只做形式審查,證明標準只要達到可能性即可,不需要達到優勢證明的程度。
綜上所述,職工提出工傷認定,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也就是提供能夠證明工傷和雙方勞動關系的材料,包括勞動合同、考勤記錄、診斷證明等。在勞動局調查過程中,單位應當提供其不認為工傷的證據,如果其無法提供,則可以認定為工傷。
應該去哪兒申請工傷認定,如何認定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上班時間腦梗如何賠償
2020-12-08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