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程序法律規定是怎么樣的?
工傷鑒定程序的法律規定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工傷發生之后,一定要及時申請工傷認定,這樣員工才能有效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得到相應的賠償,通常按照規定,員工工傷,身體不適,所以應該由用人單位在三十日內向鑒定部門提交申請,如果不申請,可以員工自己申請。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程序要怎樣走
申請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戶拖欠貨款怎么要回,追討貨款要注意什么
2021-02-07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工傷賠償申請怎么寫
2020-12-20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