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在刑法中增設“惡意欠薪罪”,對規范勞資關系、穩定社會公共秩序和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感無疑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惡意欠薪罪”應單獨設立。
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欠薪犯罪將受到更嚴厲的打擊。
2015年1月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發布消息稱,中央四部門近日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欠薪犯罪將受到更嚴厲的打擊。
這一通知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聯合下發的。盡管我國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納入了刑法并出臺了司法解釋,但由于需要從行政領域過渡到刑事領域,勞動保障領域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還存在一些問題,再加上部分規定不明確,導致一些涉嫌犯罪案件止步于行政處理,無法有效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刑法打擊犯罪的效果。
為此,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人保部四部門共同制定下發了通知。為了解決行為人逃匿后相關證據無法獲得的問題,通知規定,由于行為人逃匿導致工資賬冊等證據材料無法調取或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未提供有關工資支付等相關證據材料的,人社部門應及時對勞動者進行調查詢問并制作詢問筆錄,同時應積極收集可證明勞動用工、欠薪數額等事實的相關證據,依據勞動者提供的工資數額及其他有關證據認定事實。
對于行為人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后“逃而不匿”的問題,通知規定,人社部通過書面、電話、短信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通知其在指定的時間內到指定的地點配合解決問題,但其在指定的時間內未到指定的地點配合解決問題或明確表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視為“以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15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