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工作而單位就需要支付薪酬,這種關系在法律上稱為勞動關系,對于工作者來說勞動關系的確立直接關系到自身的利益,關乎到自己的工資以及福利,特別是要以書面的形式來確認,對勞動關系的認定有一定的規,那勞動關系證的認定規定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兩個極端:步步為營與合二為一
在勞動關系認定進路的問題上,有兩種極端的觀點。一種是步步為營的觀點,認為勞動關系認定程序與工傷認定程序是兩個獨立的程序,勞動關系認定程序前置于工傷認定程序。而勞動關系爭議屬于勞動爭議的范疇,依法應當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工傷認定機構無權在工傷認定時一并認定勞動關系。這種觀點的法律依據是《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該兩條規定均賦予勞動仲裁機構解決勞動關系爭議,而沒有賦予工傷認定部門認定勞動關系的權力。《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五條大概也是持這一立場的。
另一種觀點是合二為一,認為工傷認定機構有權在工傷認定程序中對勞動關系作出認定,即工傷認定程序與勞動關系認定程序可以合二為一。其理由是《勞動法》第九條規定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勞動工作,《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工傷保險工作及其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該觀點還以最高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勞動關系確認權請示的答復》(【2009】行他字第12號),即“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程序中,具有認定受到傷害的職工與企業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職權”支持其主張。
二、法定進路:勞動仲裁與行政認定
前述兩種觀點均引用法律規定作為其依據,那么我們來看看其所引的法律規定是否支持其觀點。先就步步為營的觀點來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薄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边@兩個法條的確只規定勞動關系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并無規定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認定勞動關系。
再來看看合二為一觀點的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九條和《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是規定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勞動工作和負責工傷保險工作的,據此還不足以證明勞動行政部門有認定勞動關系的職權。《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提交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材料,而勞動關系認定又是工傷認定的必要前提,因而勞動行政部門有認定勞動關系的附隨權力。因為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材料可以是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工資表、考勤簿等,對此勞動行政部門應當進行審查確認并據此認定勞動關系,這是符合工具推導之工具性的命令規則的:“如果某行為是應當的,則一切使該行為得以進行的必要行為也是應該的?!?/p>
三、利弊權衡:公正為主與效率兼顧
既然勞動關系認定的勞動仲裁進路與行政附帶認定均于法有據,那么就必須進一步對該兩進路進行利弊權衡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從勞動仲裁進路來看,由于其是通過開庭審理,當事人之間進行了兩造對決;而在工傷認定程序中只是由行政人員調查核實,頂多加上由當事人補充舉證;而且從理論上說,勞動仲裁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比行政人員要高。因此可以說,勞動仲裁程序更為嚴格,其對勞動關系爭議的裁決,應該比工傷認定程序中的勞動關系認定更為公允。然而,后者具有比前者更為便捷、更有效率的優勢,通過繁簡分流將較為簡單的勞動關系爭議案件由其附帶辦理,倒是能夠克服前者可能出現的正義遲來之弊端。
可見,切不可將勞動關系認定的勞動仲裁程序與行政附帶認定程序對立起來,兩者完全可以是互為彌補、相輔相成的。在這方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13】34號)第五條的規定就比較合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發現勞動關系存在爭議且無法確認的,應告知當事人可以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备鶕@一規定,當事人對勞動關系無爭議或者雖有爭議但通過調查核實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法律依據也比較明確的,可以在行政附帶認定程序中直接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與否;而事實不清、法律不明的,則應該告知當事人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程序來認定勞動關系。
四、程序選擇:意思自治與權利限制
雖然勞動仲裁程序與行政附帶認定程序對勞動關系認定的范圍可以用簡易和復雜加以界分,但是由于勞動關系的認定與否對雙方當事人都是利益攸關的,因此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是不可忽視的,應當依法予以保障。應該說,勞動仲裁程序是認定勞動關系的一般程序,行政附帶認定程序對勞動關系的認定只是附帶性的,而且由其認定的范圍也已經作了限定。鑒此,當事人在申請工傷認定之前已經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在工傷認定程序進行過程中對非簡單勞動關系申請勞動仲裁的,行政附帶認定程序就應當向勞動仲裁程序讓路。對于一方申請勞動仲裁而另一方申請行政附帶認定勞動關系的,同樣應當以勞動仲裁優先為原則。
需要進一步探討的是,行政認定程序結束后,當事人對工傷認定程序中的勞動關系認定結論不服,可不可以反過來申請勞動仲裁?對此,有地方性政府規章曾規定此時只能以工傷認定的事實不清為由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這種規定沒有考慮到當事人的意愿,應該說是不合適的。合適的做法應該是在行政附帶認定程序中對當事人予以法律釋明,明確告知其對于非簡單勞動關系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程序認定勞動關系。告知后當事人放棄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的,不能在行政附帶認定程序結束后申請勞動仲裁,只能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如果沒有告知的,則應尊重其程序選擇權,允許其申請勞動仲裁來認定勞動關系。
一般勞動者要進行勞動關系認定就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請,在有關部門的調查鑒定之后進行勞動關系仲裁,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二手房能公證嗎
2021-01-12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