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生活中有些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到了一定的時期,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找到相關的企業把項目外包出去。那么對于這種現象承包企業的勞動關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一、企業實行內部承包經營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企業與員工既簽訂勞動合同又簽訂內部承包協議,發生爭議后企業僅以雙方系內部承包關系為由主張勞動合同無效或者不存在勞動關系,并據此認為企業不再承擔用工責任的,法院不予支持。
《勞動合同法》第26條對勞動合同無效情形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實行內部承包經營并不能否定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法院經審查認為勞動合同簽訂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即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拘束力,企業與員工都應依照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二)內部承包約定的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條件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不發生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法》第四章對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的條件進行了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法》第87條還規定了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或者恢復勞動關系的法律后果,可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具備法定理由。承包協議中另行創設的勞動合同解除條件無效,用人單位據此解除勞動合同的系違法解除。
二、司法審判中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
(一)勞動關系認定的實質性審查
根據2005年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以下簡稱《通知》)第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可見,勞動關系認定必當考慮的要素包括主體資格、從屬性以及工作內容,并且以客觀存在的用工事實為審查路徑。《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進一步明確了勞動關系是以用工事實為基礎或本質特征的法律關系,用工事實的體現和內涵即《通知》第一條關于主體資格、從屬性、工作內容的詮釋。
(二)勞動關系認定的證據審查及舉證責任分配
根據《通知》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分配上,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證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舉證責任主要在勞動者一方,勞動者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遵守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受用人單位勞動管理、從事的是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用人單位給付勞動報酬等事實。用人單位主張勞動關系不成立的,應當提供反證。在勞動者證明以上事實后,用人單位必須證明工資的具體數額、是否繳納了社會保險、勞動者具體工作時間、雙方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入職登記表等能夠確定雙方權利義務的證據。
(三)內部承包關系未改變用工的事實
內部承包是指企業作為發包方與其內部的生產職能部門、分支機構、職工之間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就特定的生產資料及相關的經營管理權達成的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內部承包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承包人是企業的內部成員,雙方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2、承包方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3、承包人承包經營的資產為企業所有;4、承包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并未改變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也未改變承包者的勞動者身份。
以上內容就是承包企業的勞動關系需要注意的問題。其實通過閱讀完整篇文章,我們不難知道,承包分為內包和外包。所以當然要注意的事項也是有所區別的。但是總的來說就是要注意勞動合同的簽訂,對于一些條款必須要是比較清晰明了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