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問題成為如今社會的一大難題,農村有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城市的下崗職工也愈漸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由于生活的需求很多時候可能被迫接受一些不合理的條款。那么作為一名普通的勞動者到底應該怎樣正確的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糾紛案件到底應怎樣解決呢?下面我們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勞動合同糾紛案件的解決方法
一、協商程序
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后最好先協商,通過自愿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但是,協商程序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強迫。
二、申請調解
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委員由單位代表、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單位具體情況,有利于解決糾紛。除因簽訂、履行集體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外均可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但是,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且調解協議也不
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手段。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機構。申請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選擇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要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四、訴訟程序
根據《勞動法》第83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訴訟程序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國家有專門的勞動法以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在我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地位是平等的,當遇到不平等的對待時要積極的使用法律武器,積極維權,拒絕不平等的合約。
勞動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呢?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合同糾紛的起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產重組審批多久
2021-03-08特許加盟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13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