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三年的簽法和試用期的簽法是否有區別?
沒有,勞動年限為1年以下(含1年)一般試用期為一個月;勞動年限為1-3年以下(不含3年),一般試用期為兩個月至三個月;3年以上(含3年)固定期或無固定期年限,國家勞動法規定員工試用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所以,您若簽的是三年期合同,只要試用期沒有超過六個月就是合法的。
在實踐中,有不少用人單位口頭與勞動者約定3個月或6個月試用期,但不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滿后用人單位認為試用合格,就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認為不符合錄用條件,就解除勞動關系。實際上用人單位這種做法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試用期存在的前提是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就不存在試用期一說。用人單位只約定試用期而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不存在試用期,雙方發生勞動爭議將按照事實勞動關系進行處理,單位往往要“吃虧”。
二、試用期內應注意哪些陷阱?
1、試用期過長或與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不符。有關勞動法規規定,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而且所約定的試用期必須與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相符,具體為:勞動合同期限不滿六個月的,不得設立試立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滿立個月不滿一年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滿一年不滿三年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勞動合同期限是三年以上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2、要求畢業生在試用期內承擔違約責任。勞動設立試用期的目的就在于給予雙方以相互考察、相互了解的期限,這個期限的特殊性就在于雖然勞動合同已經生效,但是任何一方因不滿意對方而解除勞動合同時,都不需承擔違約責任。
3、在試用期內無正當理由辭退畢業生。只有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單位的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4、以見習期代替試用期。試用期與見習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見習期是根據有關規定對新錄用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執行的至少一年的見習考察期限,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建立勞動關系后為相互了解、選擇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中約定的考察期限。故意用見習期代替試用期,以此來變相延長試用期的期限是錯誤的。
5、約定兩個試用期。在試用期滿后,只可能出現兩種情況,要么是畢業生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單位錄用條件而被辭退,要么是依據勞動合同享受新的待遇和權利。在雙方約定的試用期滿后,單位找任何理由要求與畢業生再約定一個試用期,往往會超過六個月或與相應的勞動合同期限不符,這是不能接受的。
6、續簽勞動合同重復約定試用期。不要以為無所謂,續簽勞動合同同時應該不再約定試用期。
7、將試用期從勞動合同期限中剝離。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的一段特殊時期,是勞動合同期限的組成部分。在勞動合同之外另行簽訂試用期合同,在可能當試用期結束時被用人單位找理由辭退且借口勞動合同未生效而不承擔任何責任。
8、僅僅訂立一份試用期合同。不存在所謂的試用期合同,如與用人單位簽訂了此類合同,則試用期合同就是勞動合同,試用期限就是勞動合同期限。用人單位如果在該期限內將畢業生辭退,畢業生可以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為由要求其承擔相應責任。
9、試用期工資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政策規定,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形成或建立勞動關系后,在試用期的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工作,所在單位應當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可能有些公司是在試用期之內跟員工簽訂的都是試用期的合同,可如果所謂的試用期已經超過了一個月,仍然沒有見到正規的書面勞動合同的話,公司本身就已經違法了。公司可以簽訂專門適用于試用期的合同,但試用期只要是已經超過了一個月的,一般就要簽正規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體現出試用期的約定就行了。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呢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賠不起怎么辦
2021-02-26妨害公務罪緩刑前提是什么
2021-02-14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