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避免勞動糾紛?
一是要樹立“先合同、后用工”的勞資觀念。合同是通過“君子協定”的方式,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契約的方式先期固定下來,是解決糾紛的最佳工具。
二是要嚴格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必須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勞動報酬等事項,明確加班調休和付酬標準、辦法等。
三是要建立健全企業管理規章制度。
四是要構建有效防范勞動爭議的內部機制。
二、勞動糾紛怎么處理?
第1、雙方自行協商。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應首先爭取解決爭議的途徑。當然協商解決是以雙方自愿為基礎的,不愿協商或者經過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當事人可以選擇調解程序或仲裁程序。
第2、調解程序。當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能受理該案件; 當事人可不經過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另外,工會與用人單位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應直接申請仲裁。
第3、仲裁程序。若經過調解雙方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即應予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第4、法院審判程序。當事人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