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的生效時間一般來說,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就是電子合同的生效時間,合同的成立時間就是對雙方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一般認為,接收方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是數據電文到達并生效的時間。通過數據電文發送的電子合同,只要送達受要約人的通常地址、住所或受其控制的地方(如郵箱等),即為有效。即使受要約人在將要約交付給受要約人之前已經知道要約的內容,如果以數據電文的形式訂立合同,并且接收方指定一個特定的系統來接收數據電文,則電子合同將不生效,數據報文進入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如果沒有指定具體的系統,數據電文第一次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應視為到達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6條
要約在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11條
數據電文進入發送方無法控制的信息系統的時間應視為數據電文的發送時間。接收方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數據電文進入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接收數據電文的時間;如果未指定具體系統,則數據電文首次進入接收方任何系統時應視為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當事人對發送和接收數據電文的時間另有約定的,以該約定為準。
電子合同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為。
電子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民事主體的法律行為。雙方以電子方式建立、變更和終止財產民事權利義務。當事人之間簽訂的這種合同是合同的電子化,是一種新的合同形式
交易主體是虛擬的、廣泛的
電子合同訂立的全過程采用電子形式,符合易于保存的特點。電子合同談判、簽訂和履行通過電子郵件、EDI等方式進行。這種合同方式大大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電子合同的交易主體可以是地球村內的任何自然人、法人和相關組織。當然,這種交易方式需要提供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在交易前建立信用體系,讓對方了解對方的信用狀況。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用權益將成為一種無形財產
技術化和標準化
電子合同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它不同于傳統的合同訂立方式。電子合同的整個交易過程需要一系列國際和國內技術標準的規范,如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這些具體標準是電子合同存在的基礎。沒有相關的技術和標準,電子合同就無法實現和存在
事實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法律規定的電子合同生效時間是在接收方收到對方發送的電子合同數據之后。當然,生效時間可能因簽署的電子合同的傳輸類型而異,但當事人可以自行商定生效時間,如果有爭議,可以聯系律師。律霸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