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嘉定標準件廠被告:王某是該市的外籍員工。2004年9月,被告在原告單位工作。2005年8月4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2005年8月4日至2008年8月4日,被告在冷盾集團擔任技術員,實行計件工資制,未確定勞動定額。被告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時。2006年1月至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11日期間,被告在星期六加班424小時,在工作日加班884小時,在法定節假日加班40小時。原告應向被告支付加班工資差額3658.18元。2007年12月11日,原告要求被告交出勞動工具并與被告結算工資。2007年12月19日,被告向上海市嘉定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原告支付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11日期間的加班工資差額23490元,平時支付加班工資差額10935元,節假日加班工資差額4860元、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0500元、代辦費3500元,補繳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綜合保險費,被告補充要求原告交付養老津貼證明和醫療保險卡。2008年5月4日,協會甲勞中(2007)辦字第1807號裁定:原告應向被告支付2005年12月20日至2007年12月11日期間的加班工資差額3875.93元,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9487.74元,并于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為被告支付綜合保險費,原告不支持被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仲裁費為300元,原告承擔200元,被告承擔100元。原告不服的,向法院提起上訴
原告已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向被告繳納了外籍員工綜合保險費,被告離開原告單位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3162.58元
原告,上海嘉定某標準件廠起訴稱,原、被告實行計件工資制,原告已按合同約定支付被告工資。因原告經濟利益不佳,被告自愿解除勞動合同,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原告因解除勞動合同被要求拒絕向被告支付加班工資差額3875.93元和經濟補償9487.74元,被告王某認為,如果因原告違約而要求被告離開公司,應支付經濟補償。被告每天工作10個小時,有時是星期天,應該得到加班費。因此,我們不同意原告的請求,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律法規,當事人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其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承擔不利后果。2007年12月12日,原告要求被告交出勞動工具并與被告結算工資,表明原告自愿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現被告不要求恢復勞動關系的,視為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原告應按規定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原告認為,因原告利益不佳,被告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明。因此,法院很難接受原訴。法院難以支持原告不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請求。此外,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補休的,給予不低于工資200%的報酬;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支付不低于其工資300%的工資;在原告單位工作期間,被告每天工作10小時,每周工作6天,法定節假日有加班。原告按照計件工資支付被告的工資,但未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足額支付被告的加班工資,原告應根據查明的加班時間,向被告支付期間的加班費差額。被告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期間加班費的差額,視為服從仲裁裁決。因此,原告要求不支付被告2005年12月20日至2007年12月11日的加班工資差額,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原告和被告對仲裁裁決原告應向被告支付綜合保險費一事均無異議,法院將予以履行。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八條、第四十四條、第七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判決書如下:原告上海嘉定標準件廠應當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被告王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9487.74元,王某,2005年12月20日至2007年12月11日,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加班工資3875.93元
(3)原告上海嘉定標準件廠應當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為被告王補交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的綜合保險費第四,仲裁費300元,其中由原告上海嘉定標準件廠承擔200元,被告王某承擔100元,原告是否應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和加班費,本案的爭議主要體現在支付加班費上經濟補償和加班費。事實上,經濟補償和加班費一直是勞動爭議中的重要問題和爭議點。因此,對本案的分析也能起到非常典型的作用首先,要分析第一個問題,原告是否應該向被告支付經濟賠償金?2007年12月11日,原告要求被告交出勞動工具并與被告結算工資。此后,雙方勞動關系終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外,雙方是否協商一致或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經證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的,徇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四)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他們需要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本案中,原法院稱,被告因原告利益不佳,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法院不予采納。即使被告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用人單位也應當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原告總體上應該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來分析第二個問題,原告應該向被告支付加班費嗎?被告在原告辦公室工作時,不僅每周工作6天,還經常加班。《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如果有工單,應支付不低于工資(2)的150%的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取證偷拍洗澡鏡頭侵犯隱私權
2020-11-11民間借貸可以申請仲裁嗎
2021-02-15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