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條
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反壟斷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制定《反壟斷法》是為了通過制度安排,明確構成壟斷行為的界限,設立相應的禁止性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0條
第十條 【反壟斷執法機構】 國務院規定的承擔反壟斷執法職責的機構(以下統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反壟斷執法工作。 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相應的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有關反壟斷執法工作。 條文注釋 第九條和第十條是對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1條
第十二條 【經營者和相關市場的定義】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本法所稱相關市場,是指經營者在一定時期內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務(以下統稱商品)進行競爭的商品范圍和地域范圍。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本法所稱的“經營者”和“相關市場”概念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3條
第十三條 【壟斷協議及橫向壟斷協議】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一)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三)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 (四)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五)聯合抵制交易;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4條
第十四條 【縱向壟斷協議】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一)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 (二)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 (三)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縱向壟斷協議的規定。 縱向協議是指在生產或者銷售過程中處于...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5條
第五條 【對經營者集中的原則】經營者可以通過公平競爭、自愿聯合,依法實施集中,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經營者集中的原則性規定。 經營者集中是指經營者通過合并、資產購買、股份購買、合同約定(聯營、合營)、人事安排、技術控制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6條
第六條 【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原則規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的原則性規定。 市場支配地位,是對具有控制市場能力的經營者狀態的描述。《反壟斷法》并不禁止經營者取得市場支配地位。但是,具有市場支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6條
第十六條 【行業協會禁止行為】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本章禁止的壟斷行為。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行業協會對本法的適用的規定。 行業協會設立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保證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實現,而是為了維護行業內特定多數主體的利益,加之我國各種類型行業協會設立方式的不同所內含著其...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8條
第八條 【行政性限制競爭】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禁止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原則性規定。 對于什么樣的行為構成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18條
第十八條 【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因素】認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應當依據下列因素: (一)該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以及相關市場的競爭狀況; (二)該經營者控制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的能力; (三)該經營者的財力和技術條件; (四)其他經營者對該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30條
?第三十條 【決定與公告】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將禁止經營者集中的決定或者對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的決定,及時向社會公布。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經營者集中的審查結果進行公開的規定。 公開是現代行政程序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公開的主要要求包括兩點:一是執法依據公開;二是行政行為公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22條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集中申報豁免】經營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 (一)參與集中的一個經營者擁有其他每個經營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決權的股份或者資產的; (二)參與集中的每個經營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決權的股份或者資產被同一個未參與集中的經營者擁有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24條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集中的初步審查】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自收到經營者提交的符合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文件、資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對申報的經營者集中進行初步審查,作出是否實施進一步審查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經營者。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作出決定前,經營者不得實施集中。 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42條
第四十二條 【被調查對象的配合調查義務】被調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配合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拒絕、阻礙反壟斷執法機構的調查。 關聯法規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9條 《制止民用航空運輸市場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第12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33條
第三十三條 【禁止妨礙商品在地區之間自由流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實施下列行為,妨礙商品在地區之間的自由流通: (一)對外地商品設定歧視性收費項目、實行歧視性收費標準,或者規定歧視性價格; (二)對外地商品規定與本地同類商品不同的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26條
第二十六條 【經營者集中的進一步審查】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決定實施進一步審查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九十日內審查完畢,作出是否禁止經營者集中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經營者。作出禁止經營者集中的決定,應當說明理由。審查期間,經營者不得實施集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經書面通知經營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44條
第四十四條 【對壟斷行為的處理和公布】反壟斷執法機構對涉嫌壟斷行為調查核實后,認為構成壟斷行為的,應當依法作出處理決定,并可以向社會公布。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反壟斷執法機構對壟斷行為的處理和公布的規定。 對經營者的涉嫌壟斷行為,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依據本法第六章的規定進行調查,并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34條
第三十四條 【禁止招投標活動中的地方保護】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以設定歧視性資質要求、評審標準或者不依法發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的招標投標活動。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禁止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35條
第三十五條 【禁止排斥或者限制在本地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采取與本地經營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在本地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濫用行政權力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在本地投資或者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28條
第二十八條 【經營者集中的禁止及其豁免】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作出禁止經營者集中的決定。但是,經營者能夠證明該集中對競爭產生的有利影響明顯大于不利影響,或者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作出對經營者集中不予禁止的決定。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46條
第四十六條 【達成、實施壟斷協議的法律責任】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36條
第三十六條 【禁止強制經營者從事壟斷行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強制經營者從事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 條文注釋 本條是禁止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強制經營者從事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的規定。 經營者作為市場主體,他們之間公平競爭,是實現優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29條
第二十九條 【附加限制性條件】對不予禁止的經營者集中,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決定附加減少集中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的限制性條件。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不予禁止的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的規定。 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不予禁止的經營者集中,雖然對競爭產生的有利影響明顯大于不利影響,或者符...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47條
第四十七條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責任】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條所稱“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是指根...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50條
?第五十條 【壟斷行為的民事責任】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實施壟斷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民事責任的規定。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競爭經濟,市場中的經營者都享有參與競爭的權利,其他經營者都不得剝奪。同時,經營者應當依法參與競爭,不...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48條
第四十八條 【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法律責任】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經營者違法實施集中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依照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51條
第五十一條 【行政性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實施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向有關上級機關提出依法處理的建議。 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機關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52條
第五十二條 【拒絕、阻礙調查行為的法律責任】對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實施的審查和調查,拒絕提供有關材料、信息,或者提供虛假材料、信息,或者隱匿、銷毀、轉移證據,或者有其他拒絕、阻礙調查行為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改正,對個人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53條
第五十三條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對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據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作出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對反壟斷執法機構作出的前款規定以外的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行政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釋義:第55條
第五十五條 【反壟斷與知識產權保護】經營者依照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行使知識產權的行為,不適用本法;但是,經營者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適用本法。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知識產權保護與《反壟斷法》的關系的規定。 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專有技術等。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8修正)
2018-10-26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