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國有鐵路企業及國有鐵路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28 · 5946人看過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國有鐵路企業及國有鐵路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以下簡稱企業領導人員)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促進國有鐵路企業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的通知》(中辦發〔1999〕20號)、審計署《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實施細則》(審辦發〔2000〕121號)、鐵道部《鐵路審計工作規定》(鐵審〔1996〕61號)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國有鐵路企業及國有鐵路控股企業,是指國家鐵路企業及其出資興辦的境內外獨資或控股的各類企業。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企業領導人員,是指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和鐵路各級人事(干部)部門任命的企業行政主要負責人。

  第四條 本規定所稱任期經濟責任,是指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期間對其所在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包括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

  企業領導人員在任職期間,對其下列行為應當負直接責任:

  (一)直接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鐵道部規章制度的行為;

  (二)授意、指使、強令、縱容、包庇下屬人員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鐵道部規章制度的行為;

  (三)失職、瀆職的行為;

  (四)其他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企業領導人員在任職期間內的主管責任是指對所在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負有除直接責任以外的領導和管理責任。

  第五條 企業領導人員任期屆滿,或者任期內辦理調任、免職、辭職、退休等事項前,以及在企業進行改制、改組、兼并、出售、拍賣、破產等國有資產重組的同時,應當按本規定進行審計。

  第六條 實施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前,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應當向同級審計部門送達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委托書。審計部門一般應當直接進行審計,審計任務繁忙時,可委托社會審計組織進行審計,所需費用由委托審計部門提出預算商同級財務部門支付。

  第七條 審計部門應當按照《鐵路審計工作規定》派出審計組實施審計。審計中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并遵守審計回避制度的規定。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不得拒絕、阻礙審計,其他各級部門和單位、個人不得干涉審計。

  第八條 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由審計部門分級組織實施。

  (一)鐵道部任命的各鐵路局、各設計院及部各直屬企業領導人員,由部審計中心負責審計。

  (二)鐵道部任命的各鐵路分局的企業領導人員,授權各鐵路局審計部門負責審計。

  (三)鐵路局、設計院、部直屬企業任命的所屬企業領導人員,由各鐵路局、設計院、部直屬企業的審計部門逐級負責審計。

  第九條 企業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按計劃進行,每年年底前,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提出下一年度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建議計劃,與審計部門共同協商,列入審計部門年度審計項目計劃。

  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執行中,因干部管理和監督工作需要,確需增加審計項目時,應當由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與審計部門共同協商,在審計力量許可范圍內安排直接審計或委托社會審計。

  第十條 審計部門在實施審計時,應當同企業領導人員任期內的各項審計和其他內部經濟檢查、監督相結合,應當利用國家審計及各經濟監督部門經過核實的檢查資料。企業內部紀檢、監察、審計部門應當主動向審計組通報有關情況,提供相關資料。

  第十一條 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是:

  (一)企業經營目標及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二)企業的經營收入、成本、費用、營業外收支和實現利潤的真實、合法性,納稅及完成上繳任務、利潤分配等合規、合法性;

  (三)企業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

  (四)企業財務、資產管理及內部控制狀況;

  (五)企業重大投資(含購建固定資產、技術改造、對外投資等)情況及效果;

  (六)企業債權、債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及其清理情況;

  (七)企業遵守財經法規情況,企業有無重大經濟損失和浪費問題,企業領導人員個人有無侵占國家資產、違反與財務收支有關的廉政規定和其他違法違紀問題;

  (八)其他需要審計的事項。

  第十二條 審計部門接到審計委托書后,應組成審計組,制定審計方案,提前三日向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所在企業下達審計通知書,同時,抄送企業領導人員本人。

  第十三條 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收到審計通知書后,應當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一)企業領導人員所在企業應當及時、如實、全面地向審計組提供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期間財務會計資料、統計資料及經濟活動分析資料;現行企業章程、管理制度、年度經營計劃;經濟合同、協議;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辦公會議紀要(記錄)及年度工作總結;經濟監督部門對企業的檢查報告、處理決定(意見)及企業執行情況等資料;審計組認為需要的其他資料。

  企業應當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對提供虛假材料的有關責任人,審計部門可建議有關部門給予必要的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

  (二)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應當參照本規定第十一條內容寫出企業資產、負債、損益事項的書面材料。其內容包括任職起、止時間的企業經營基本狀況;任職期間主要經營業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完成情況及分析)、重大經營管理決策情況;經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建議,以及需要向審計組說明的其他問題。企業領導人員的書面材料簽章后于審計工作開始時遞交審計組。

  企業領導人員應當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對提供虛假材料的有關責任人,審計部門可建議有關部門給予必要的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

  第十四條 審計組按照《鐵路審計工作規定》中規定的程序實施審計:聽取企業領導人員介紹有關情況;審計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及統計資料;抽查實物資產;查閱審計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測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召開座談會或向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進行審計調查等。取得審計證據,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第十五條 審計實施過程結束后,審計組應當向審計部門提交《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以下簡稱《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審計依據、審計時間、審計范圍和審計方式;

  (二)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的職責范圍及其所在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其任職期間該企業資產、負債、損益與效益目標責任制有關的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以及經營管理狀況;

  (三)審計中發現的主要問題,以及對違反財經法規行為的定性、處理、處罰意見和改進建議;

  (四)對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期間經營情況的評價,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對審計發現的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廉政規定的問題應負有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

  (五)審計組認為需要反映的其他內容。

  第十六條 《審計報告》報送審計部門前,應當征求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的意見。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應當在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意見。規定日期內未提出書面意見,視同無異議。如有異議,審計組應當進一步核實,并寫出核實意見,于15日內連同《審計報告》、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的書面意見一并報送審計部門。特殊情況下,經批準,報送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第十七條 審計部門審定《審計報告》后,提出《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以下簡稱《審計結果報告》),并征求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意見。企業領導人員應當在收到《審計結果報告》之日起五日內提出書面意見。規定日期內未提出書面意見,視同無異議。如有異議,審計部門應進一步研究核實,并寫出核實意見。

  第十八條 《審計結果報告》的內容包括:

  (一)對任期內經營目標及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二)對任期內企業經營管理狀況進行評價,重點包括:企業經營計劃(決策)、資產、勞動工資等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各項管理情況,以及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投資效益差、國有資產流失和損失浪費等情況;

  (三)對任期內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和廉政規定情況進行評價,重點包括: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合法性,及各種稅費和投資者收益解繳的準確、及時性;企業領導人員有無挪用和侵占國家資產、違反與財務收支有關的廉政規定,以及其他違法違紀等問題;

  (四)明確企業領導人員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負有的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

  (五)其他需要反映的問題。

  第十九條 審計部門應當將《審計報告》、《審計結果報告》、被審計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的書面意見與審計部門的核實意見一并報請主管領導批準。主管領導批準后,審計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結論和決定》,下達企業領導人員所在企業執行;同時,將《審計結果報告》送達委托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

  第二十條 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應當將審計部門提交的《審計結果報告》作為對該企業領導人員的調任、免職、辭職、解聘、退休等提出審查處理意見時的參考依據。應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由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處理。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一條 各級鐵路管理部門應建立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由紀檢、監察、人事(干部)、審計等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交流和通報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第二十二條 鐵路各級審計部門依法獨立開展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上級審計部門負責對下級審計部門執行本規定的情況實行監督、檢查;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部門負責對下級部門執行本規定、利用審計部門審計結果的情況實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 鐵路各級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各鐵路局、各設計院及部直屬企業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并報鐵道部審計中心備案。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由鐵道部審計中心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原頒布的《關于發布〈鐵路企業廠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的通知》(鐵審〔1997〕108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刁春元

刁春元

執業證號:

13101201611329669

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

簡介:

上海律師,主要負責民商事訴訟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刁春元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9-12-25

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

2010-03-19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

2008-11-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的通知

2008-04-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8-02-18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2007-05-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中醫藥工作部際協調小組的通知

2007-03-20

人民法庭組織通則[失效]

1950-07-20

保守國家機密暫行條例[失效]

1951-06-08

國務院關于建筑安裝企業工人、職員在冬季非施工期間的工資待遇的規定[失效]

1957-11-14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新化县| 香港| 广灵县| 小金县| 丰宁| 卫辉市| 仁寿县| 北安市| 抚顺市| 祁连县| 沂南县| 卫辉市| 饶阳县| 遂川县| 黄平县| 湄潭县| 长宁区| 惠来县| 清涧县| 公主岭市| 融水| 陆良县| 宜宾县| 文昌市| 阿勒泰市| 嘉鱼县| 奇台县| 襄垣县| 格尔木市| 文昌市| 东光县| 朔州市| 弥渡县| 高台县| 故城县| 道孚县| 两当县| 曲沃县| 长治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