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條 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殘疾人,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釋義】
本條是關于表彰和獎勵方面的規定。
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殘疾人,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并使之法律化、制度化,是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中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為把這一高尚而又艱巨的事業推向前進,就要大力倡導團結互助、扶殘助殘、友愛和諧、無私奉獻的道德風尚,喚起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與此同時,還要激勵殘疾人自尊自信、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奮發進取的精神,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祖國建功立業。把獎勵寫進法律條文,可以使大家明白我們社會倡導什么、鼓勵什么,促進殘疾人實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中享有的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國家獎勵,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為了表彰先進、激勵后進、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對國家和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或模范地遵紀守法的組織、個人給予物質的或者精神的獎勵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國家獎勵包括表彰和獎勵,主要采取以下三種形式:(1)賦予精神方面的權益,即通常所說的表彰,是指給予受獎人某種榮譽,如授予稱號,通報表揚,通令嘉獎,記功,發給獎狀、榮譽證書、獎章等。(2)賦予物質方面的權益,即發給獎金或各種獎品。(3)賦予職權方面的權益,即對受獎人予以晉級或晉職。
實施表彰、獎勵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獎勵的當然主體,各級人民政府、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在實施國家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有權對符合條件的對象給予國家獎勵;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授權范圍內有權對符合條件的對象給予表彰和獎勵。
依照本條規定,應當進行表彰和獎勵的對象,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殘疾人;二是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所謂顯著成績,一般是指在某一方面做出值得鼓勵的突出貢獻,能夠認真為殘疾人解決難題、辦實事、做好事,社會評價高等。可以接受表彰和獎勵的人員范圍相當廣泛,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普通公民等,都可以成為被表彰和獎勵的對象。外國組織或者個人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同樣可以成為國家獎勵的對象。
國家在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則:(1)依法獎勵、實事求是的原則。國家獎勵是一種法定行為,任何法定的獎勵都必須堅持法定的標準和條件,實事求是地進行。因為進行表彰和獎勵的目的,是激勵社會組織和公民積極參與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若脫離法定標準和條件,由領導個人意志任意決定,勢必影響獎勵行為目的的實現。(2)獎勵與受獎行為相當原則。表彰和獎勵的具體標準和等級,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規定,并結合被表彰和獎勵的對象在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具體情況來掌握和執行。這樣才能使獎勵的等級與貢獻的大小相適應,做到論功行賞,合理適度。(3)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可以分開獨立實施,也可以合并實施。在我國現階段不僅要貫徹二者相結合的原則,而且應當強調在精神獎勵為主的同時也一定要以物質獎勵為輔,才能更好地調動全民積極性。(4)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原則。作為調動廣大人民群眾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式,獎勵必須以實際功績和貢獻作為唯一的依據,必須有一套體現民主、公正和平等的評獎機制。公正、平等的原則首先要求做到機會均等,按照法定的程序實施獎勵。凡符合法定條件者,人人都有平等受獎勵的權利。公正、平等的原則,還要求論功行賞。對成績突出、貢獻巨大的,應予以重獎。這也是獎勵和受獎行為相當原則的要求。此外,還要求國家獎勵的程序民主公開,以確保國家獎勵的有效監督,保證國家獎勵的公正、平等,最大限度地發揮獎勵行為的作用。(5)及時性原則。既然是對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就必須及時地對符合條件者給予獎勵,以表明國家對其行為的認可。這樣有助于加強對社會行為的宣傳引導和工作經驗的及時推廣,有助于迅速形成尊重和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社會風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2011修訂)
2011-10-2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