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機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和指導城鄉社區服務組織、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殘疾人組織、殘疾人家庭和其他社會力量,開展社區康復工作。
殘疾人教育機構、福利性單位和其他為殘疾人服務的機構,應當創造條件,開展康復訓練活動。
殘疾人在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有關工作人員、志愿工作者及親屬的幫助下,應當努力進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的訓練。
【釋義】
本條是關于社會各方面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的規定。
殘疾人康復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由政府部門包辦,需要調動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政府有關部門、城鄉社區服務組織、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殘疾人組織、殘疾人家庭、殘疾人教育機構、福利性單位和其他為殘疾人服務的機構都是殘疾人康復事業的重要力量,應當各司其職,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
(一)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機構
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機構的規定是這次修訂增加的內容。社會力量興辦的殘疾人機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民辦殘疾人康復機構,屬于社會力量興辦的社會福利機構的一種。我國由社會力量興辦的福利機構包括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和棄嬰提供養護、康復、托管等服務項目的福利機構。自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11部委《關于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國辦發[2000]19號)以來,社會力量興辦的社會福利機構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社會福利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福利社會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我國社會福利事業的必經之路,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必須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層次參與福利事業、興辦福利機構,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化服務。
民辦殘疾人康復機構的出現和發展,改變了傳統康復機構種類單一的局面,推動了康復工作的社會化進程,并極大地促進了以社區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干、家庭為依托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今后為實現殘疾人士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必須大力扶持民辦康復機構,以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滿足殘疾人士的康復需求。
(二)組織和指導社會力量開展社區康復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和指導城鄉社區服務組織、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殘疾人組織、殘疾人家庭和其他社會力量,開展社區康復工作。社區康復主要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復醫療、訓練指導、心理支持、知識普及、用品用具以及康復咨詢、轉介、信息等多種服務。
康復醫療服務主要為殘疾人提供診斷、功能評定、康復治療、康復護理、家庭康復病床和轉診服務等;訓練指導服務主要包括為需要進行康復訓練的殘疾人制訂訓練計劃、傳授訓練方法、指導使用矯形器和制作簡易訓練器具、評估訓練效果;心理疏導服務通過了解、分析、勸說、鼓勵和指導等方法,幫助殘疾人樹立康復信心,正確面對自身殘疾,鼓勵殘疾人親友理解、關心殘疾人,支持、配合康復訓練;知識普及服務為殘疾人及其親友舉辦知識講座,開展康復咨詢活動,發放普及讀物,傳授殘疾預防知識和康復訓練方法;用品用具服務根據殘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選購、租賃、使用指導和維修等服務;轉介服務掌握當地康復資源,根據殘疾人在康復醫療、康復訓練、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復需求,聯系有關機構和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轉介,做好登記,進行跟蹤服務。
(三)殘疾人服務機構開展康復訓練活動
殘疾人教育機構、福利性單位和其他為殘疾人服務的機構,應當創造條件,開展康復訓練活動。殘疾人教育機構包括殘疾幼兒教育機構、特殊教育機構等各級各類殘疾人教育機構。福利性單位包括福利性企業單位,也包括福利性事業單位。
康復訓練活動包括:對肢體殘疾成年人開展以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為主的康復訓練,指導使用矯形器和訓練器具;對腦癱兒童按照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的原則,適時選配康復器械、輔助器具,開展運動功能、姿勢矯正、語言交往、生活活動四方面的康復訓練;對智力殘疾兒童開展運動、感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六方面的能力訓練;逐步開展成年智力殘疾人生活自理、簡單勞動技能、適應社會生活、生活護理等綜合康復訓練服務;開展盲人在日常生活環境和公共場所的行走導向訓練服務;聾兒聽力語言訓練、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及視功能訓練、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麻風畸殘者康復訓練等。
除了要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殘疾人自己也要做好自我康復訓練。殘疾人應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有關工作人員、志愿工作者及親屬的幫助下,努力進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的訓練,增強康復效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旅行社條例
2009-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