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條 出口的食品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進行監督、抽檢,海關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通關證明放行。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和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應當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備案。
【釋義】本條是關于出口食品檢驗檢疫機構、通關手續及備案制度的規定。
對于我國的出口食品實施食品衛生檢驗和監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義。出口食品的衛生安全直接關系到進口該食品的國家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同時影響到我國食品出口企業的商業信譽和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更關系到我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形象。本法在規范國內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保證國內消費者食品衛生安全的同時,加強對出口食品衛生的檢驗、監督,體現了國家對食品安全強化監管的法制精神,并且符合國際上食品貿易應當遵循的共同規則,即不符合本國規定的生產、銷售食品的衛生標準的,原則上也不得向境外出口。同時,通過事先對出口把關,既有利于促進我國的對外出口,又可以減少出口食品貿易中的技術規范的糾紛。
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對我國出口食品進行監督、檢驗的機關是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二條規定:“國務院設立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國家商檢部門設在各地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管理所轄地區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1998年,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將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和衛生部檢疫局合并,成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由海關總署管理,實現“三檢合一”。2001年,根據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并,成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監總局),直屬國務院。目前,國家質監總局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設有35個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陸空口岸和貨物集散地設有近300個分支局和200多個辦事處,有檢驗檢疫人員3萬余人,對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實施垂直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其管轄范圍內的出口食品,按照法定程序和標準實施監督。從檢驗監督的程序來說,出口食品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應當按照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規定的地點和期限,持出口商品有關的外貿合同、發票、裝箱單、信用證等必要的證明向有管轄權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報驗。目前,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行產地檢驗制度,出口商品應當向生產企業所在地檢驗機構報檢。當產地與出境口岸不一致時,產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口商品檢驗合格后,由產地檢驗機構按照規定出具檢驗換證憑單,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持檢驗換證憑單和必要的憑證向口岸檢驗機構申請查驗,口岸檢驗機構經查驗,對符合有關規定的,換發“出境貨物通關單”。
對于出口食品的通關報運出境,海關必須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通關證明放行。“通關證明”具體表現為三種方式:(1)出境貨物通關單。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與報關地一致時,海關憑此單受理報關和驗放貨物;(2)出境貨物換證憑單。出口商品產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與出境報關地不一致時,產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出境換證憑單,供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向出口報關地商檢機構申請口岸查驗,查驗合格,再由查驗機構簽發出境貨物通關單供海關驗收放行;(3)檢驗證書。證明出證商品品質狀況的法律文書,供貿易當事人交貨、理賠、付款以及辦理其他貿易手續之用。海關可以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出境貨物通關單”為出口食品辦理通關手續。對于未取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出境貨物通關單”的出口食品,海關不予放行。
本條第二款規定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和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應當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備案。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和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實行備案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監管部門及時掌握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狀況,規范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的行為;另一方面將出口食品的監管工作向生產領域延伸,有利于鼓勵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食品質量,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提高出口食品的質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2013-1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