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 省級以上入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單位采取技術攻關、試驗、示范等措施,促進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釋義】本條是關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促進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的規定。
一、我國農業機械工業技術整體水平較低
我國的舊農具發展很早,有悠久的使用歷史。19世紀中期,沿海地區引用機器磨面、榨油、制磚茶和繅絲。2O世紀初,江浙等地農民使用柴油機帶水泵灌溉和帶米機碾米。稍后在北方個別洋人和地主引進拖拉機和農機具興辦機墾農場。有些小工廠仿制生產加工機械、抽水機、煤氣機和小柴油機。新中國成立后,20世紀5O年代初開始,為發展農業,增產糧棉,在增補舊農具、推廣新式畜力農具的同時,引進拖拉機和農機具,試辦農業機械化農場。70年代以前,在農業集體化的基礎上推行機械化,通過引進試驗和改進,定型生產,逐步推廣。由國家提供機械物資,以國家或集體為主組織使用。80年代初,農村率先實行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允許農民購買拖拉機。農業機械作為商品進入流通領域。開始了由國家生產供應農機商品,農民自主購買使用,以市場經濟準則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新階段。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機工業產品在品種、檔次、規模及應用新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機品種結構不斷優化,部分小型的動力機械、排灌機械、收獲機械等產品技術較為成熟。隨著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引進,我國農機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農機產品在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同時,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出口日益增加,單缸柴油機行業已在國外建廠設點,表明我國農機產品技術開始與國際水平接軌。
然而,面對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農機產品技術在總體上仍有差距,專家分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機產品的總體技術水平至少落后20-30年,與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落后10-20年。技術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可靠性差。主要農機產品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只及國外同類產品的1/3~1/2。二是基礎件、通用件和配附件(包括液壓控制元件、電氣元件等)質量差、水平低。三是品種不全,門類不齊。種植業、養殖業與加工業設備比例失調。四是性能落后,作業項目單一。配套機具仍以傳統的鏵式犁、圓盤耙和小型機具為主,缺少節本增效的復式作業機械。目前,國內使用的牧草種植收獲機械、飼草飼料青貯機械、設施農業機械、特色農產品采摘、加工包裝機械等新型適用的高性能、多功能、高價值農業機械,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五是開發創新能力薄弱,工藝裝備落后,產業化周期長。許多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有限。設計和制造基本上處于傳統的模式,一些先進的設計試驗方法,如計算機輔助設計、可靠性設計、系列化模塊化設計、快速模擬試驗、計算機輔助制造加工等,在許多企業都是空白;已經實施制造業信息化的企業相應的硬件、軟件手段也不完善,缺乏經驗。六是企業規模小,總體素質不高,經濟效益差。全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只及美國的1/26。
二、關于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農業機械工業技術水平整體較低的現狀表明,農機工業實行技術創新的任務還相當艱巨,需要在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正確發揮政府和宏觀調控作用,統籌規劃,促進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基礎性研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是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術、新發明的先導,也是培養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搖籃。基礎性研究通過探索自然界的規律、追求新的發現和發明。積累科學知識、創立新的學說,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理論和方法?;A性研究的重大突破,將帶動新興產業群的崛起,引起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變革?;A性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主要包括農業機械化的軟科學研究及應用,方法、模型的建立;農業機械化與農學、生物、信息、管理等學科交叉、融合的技術內容的研究;積累基本科學數據,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建議,為維護國家權益提供科技支撐;根據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需要進行的具有原始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學研究。關鍵性研究指圍繞我國現代農業和農村發展對重大關鍵技術與高新技術的需求,以解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技術問題為目標,為我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提供重要的技術發明專利和先進設計思想。關鍵性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包括某項技術中的關鍵點,或某種關鍵性機具。公益性研究主要是指符合有關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科學研究,公益性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包含保護性耕作技術中的免耕播種技術、秸稈還田技術、深松技術、坐水種技術等。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要提升農機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制造生產出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產品,即同類技術中最進步的,而又適合中國國情,為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所接受的農業機械產品。一種新的產品要被廣大農民所接受,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推廣應用是把農業機械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在適用范圍內及時、快速進行擴散、普及,其目的是讓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接受采用,提高生產效率、質量和效益,實際上是農業機械科學研究的技術成果轉化的一種形式。推廣應用在把農業機械轉換為生產力的過程中,也把產生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反饋給科技成果研究部門,使科技成果不斷完善。各級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應自覺規范技術推廣行為,嚴格技術推廣程序,總結完善技術推廣工作方法,通過設置試驗示范樣板、舉辦多種多樣的現場會、進行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開展技術培訓、向農民提供技術咨詢等形式,把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介紹給農民,同時把農民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教學、科研和生產單位,不斷改進和完善農業機械產品和技術。
三、次于技術攻關、試驗、示范措施
隨著我國改革力度的加大,科研事業單位逐漸轉制成科技型企業,農機科研院所同樣轉為了企業。機制的轉化,致使各科研院所觀念完全轉變,受經濟利益驅動,工作重點轉向可以帶來直接經濟利益的產品研究和可以實現產業化的技術研究上來,而直接效益不明顯的基礎性、關鍵性和公益性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則被漸漸淡化,這樣就導致共性技術、前瞻性技術失去投入來源和動力,基礎技術儲備逐漸弱化,發展后勁嚴重不足。因此,需要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有關單位采取技術攻關、試驗、示范等措施來促進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推廣應用。有關部門是指農業、農機、財政、科技等有關部門,有關單位是指農業、農機等有關科研機構、院校企業事業單位等。
一是開展技術攻關,主要方式是通過組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來實施。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由科技部負責組織,每五年組織一次申報與論證。農業部主要負責組織申報、招投標和項目管理。“九五”期間,“農業機械化實用技術研究”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笆濉逼陂g“農業機械化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繼續列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包括水稻高速插秧機研制、雙季稻地區水稻聯合收割機研制、一年兩熟地區保護性耕作關鍵技術與配套機具研究、牧草種子收獲與產后處理關鍵技術與配套機具研究、高效施藥技術與機具研究開發、自走式穗莖兼收型玉米聯合收割機研制等7個子項目,目前這些項目已經得到成功實施。在此基礎上,“十五”后期,又將“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研制開發”項目列入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重點開展水稻、玉米和馬鈴薯生產關鍵裝備與技術體系、保護性耕作關鍵機具、大型種子加工成套裝備、油菜和甘蔗聯合收獲裝備、牧草生產與加工關鍵裝備、人工林自動整枝、自走式苗木換床技術與設備研究等11個課題的研究。這些課題的實施必將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機械化水平。
二是進行試驗。試驗就是小面積的多點對比試驗,進行實際應用考察。通過試驗,得出第一手的數據,熟悉掌握機械的各項性能指標,積累經驗,發現解決試驗中遇到的問題等。用于指導后續的示范和面上普及工作。倘若試驗的結果同可行性論證相左,應及時停止,避免盲目強行推廣造成損失。如,農業部組織開展的跨越計劃項目,該項目屬于農業部預算項目,以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通過強化技術集成與配套,加強生產性試驗與示范,加速科技成果熟化,解決農業科技與生產脫節問題。從1999年實施以來,先后有懸掛式玉米聯合收割機中試、高性能水稻栽植與收獲機械化實用技術、SHDXYC--4型多倉移動循環式秸稈燃氣糧食干燥機中試、高效遠射程均勻霧噴灑機具、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與機具中試、牧草生產機械化技術與機具中試等9個項目列入該計劃,中央總投資1800萬元左右。為推進農機化技術創新,促進農機化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是進行示范。示范是在試驗認為可以推廣后所作的大面積擴散性實用考核,通過設立樣板田的方式既提供農民參觀了解,也為面上推廣作最后的驗證。如,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該項目從2002年開始列入中央財政預算。以減少農田揚塵,減緩北方地區沙塵暴的侵襲,改善生態環境和節本增效為目標,以提高抗旱節水能力為重點,通過分階段、分步驟在北方地區改革傳統耕作制度,示范推廣以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為重點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逐步建設“環京津保護性耕作帶”和“西北源頭保護性耕作帶”。2002年預算資金2000萬元,在北方8?。▍^、市)建立38個保護性耕作示范縣;2003年預算資金30O0萬元,鞏固2002年38個示范縣建設成果,新建20個保護性耕作示范縣。2004年預算資金3000萬元,新建示范區34個,使示范縣總數達到92個?!熬盼濉逼陂g,國家還設立了農牧漁業“豐收計劃”專項,其中包括農機化適用技術推廣。目前此計劃名稱調整為“優勢農產品重大技術推廣計劃”,其中包含部分農機化技術推廣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耳他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1993-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關于印發《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
200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