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本法的立法目的是:
一、規范招標投標活動。招標投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大宗貨物的買賣、工程建設項目的發包與承包,以及服務項目的采購與提供時,所采用的一種交易方式。在這種交易方式下,項目采購(包括貨物的購買、工程的發包和服務的采購)的采購方作為招標方,通過發布招標公告或者向一定數量的特定供應商、承包商發出招標邀請等方式發出招標采購的信息,提出所需采購的項目及其質量、技術要求、交貨或竣工期限以及對供應商、承包商的資格要求等招標采購條件,表明將選擇最能夠滿足采購要求的供應商。承包商與之簽訂采購合同的意向,由各有意提供采購所需貨物、工程或服務項目的供應商、承包商作為投標方,向招標方書面提出自己擬提供的貨物、工程或服務的報價及其他響應招標要求的條件,參加投標競爭。經招標方對各投標者的報價及其他條件進行審查比較后,從中擇優選定中標者,并與其簽訂采購合同。采用招標投標方式進行交易活動的最顯著特征,是將競爭機制引入了交易過程。與采用供求雙方“一對一”直接交易等非競爭性的采購方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1)招標方通過對各投標競爭者的報價和其他條件進行綜合比較,從中選擇報價低、技術力量強、質量保障體系可靠、具有良好信譽的供應商、承包商作為中標者,與其簽訂采購合同,這顯然有利于節省和合理使用采購資金,保證采購項目的質量。(2)招標投標活動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公開進行,有利于堵住采購活動中行賄受賄等腐敗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黑洞”。(3)有利于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企業間的公平競爭。采用招標投標的交易方式,對于供應商、承包商來說,只能通過在質量、價格、售后服務等方面展開競爭,以盡可能充分滿足招標方的要求,取得商業機會,體現了在商機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招標投標的交易方式,是市場經濟的產物,采用這種交易方式,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能夠開展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產品購銷和工程建設任務都按照指令性計劃統一安排,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采用招標投標的交易方式。二是必須存在招標采購項目的買方市場,對采購項目能夠形成賣方多家競爭的局面,買方才能夠居于主導地位,有條件以招標方式從多家競爭者中擇優選擇中標者。在短缺經濟時代的賣方市場條件下,許多商品供不應求,買方沒有選擇賣方的余地,賣方也沒有必要通過競爭來出售自己的產品,也就不可能產生招標投標的交易方式。
采用招標投標的交易方式在國外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市場經濟國家的大額采購活動,特別是使用財政資金等公共資金進行的采購活動,較多地采用了招標投標方式。我國改革開放前,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產品購銷和工程建設任務都按照指令性計劃統一安排,也不存在能夠引起賣方競爭的買方市場,因此也基本不存在招標投標的交易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80年代初開始,逐步在工程建設、進口機電設備、機械成套設備、政府采購、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項目、以及科技開發、勘察設計、工程監理、證券發行等服務項目方面,推行招標投標制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這一制度推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如,一些使用國有資金進行工程建設或貨物采購的單位,按規定應當招標而不進行招標,在確定供應商、承包商的過程中采用“暗箱操作”,不通過公平競爭程序直接指定供應商、承包商;招標投標程序不規范,違反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甚至有些招標人與投標人進行權錢交易,行賄受賄,搞虛假招標;投標人串通投標,進行不公平競爭;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招標投標問題上搞地方保護和部門封鎖,作出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規定,有的還利用行政權力強行指定中標人,等等。對招標投標制度推行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在認真總結我國推行招標投標制度的實踐經驗,研究借鑒國際上招標投標通行作法的基礎上,制定我國的招標投標法,以法律的形式規范招標投標活動,確立我國招標投標必須遵守的基本規則和程序,要求參與招標投標活動的各方都必須一體遵循,對違反招標投標法定規則和程序的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以保證招標投標制度在我國的順利實施,充分發揮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正是制定招標投標法的基本目的。
二、保護國家利益。制定招標投標法,對保護國家利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1)保障財政資金和其他國有資金的節約和合理有效地使用。按照本法第3條的規定,屬于全部或部分使用國家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建設項目,以及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的建設項目,必須采用招標采購方式。通過依法進行招標投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投標競爭者中選擇在報價、技術和質量保障等方面最具優勢的供應商、承包商作為中標者,這對于節約和合理使用國有建設資金(包括由我國政府統借統還或由財政提供還款擔保的國際組織或外國政府的貸款),具有重要意義。(2)有利于反腐倡廉,鏟除國有資金采購活動中滋生腐敗的土壤,堵住不法分子侵吞國有采購資金的渠道,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在使用國有資金進行采購活動中,不斷發生行賄受賄、吃回扣、拿好處費等腐敗行為,一些握有國家建設項目發包權、設備采購權的負責人和采購的經辦人員,與供應商、承包商相互勾結,進行“權錢交易”,損公肥私,侵占國有資產,造成相當數量的國有采購資金流入不法分子的腰包,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同時也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還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這種情況在使用國有資金進行的工程建設領域尤為嚴重,例子不勝枚舉,有些地方行賄受賄方面的經濟犯罪發生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比例高達40%多,有人將這種現象形容為“樓房蓋起來,干部倒下去”。解決這類問題,需要從多方面采取杜絕腐敗的有效措施。在國有資金采購中依法實行招標投標制度,使采購活動在公開、公平、公正的透明環境中運作,參與者多,競爭性強,規則和程序由法律規定,這對于有效消除工程發包和其他采購活動中的幕后交易,少數人進行“暗箱”操作等現象,從源頭上抑制國有資金采購中的腐敗行為,具有重要意義。(3)有利于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正是我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要實現的目標。創造這樣一種公平競爭的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這也是國家的利益之所在。
三、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制定招標投標法,對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國有資金來自于人民群眾創造的財富,來自于納稅人的貢獻。保障國有資金的合理使用,不僅是保護國家利益的需要,也是全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通過制定招標投標法,以保障國有資金和其他公共資金的合理、有效和節約使用,杜絕腐敗,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這既是對國家利益的保護,也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2)按照本法第3條的規定,將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建設項目,不論其資金來源,都納入招標投標法的范圍,以充分運用招標投標制度的競爭作用,確保這類與公眾利益直接有關的建設項目的質量,更體現了本法;
四、保護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招標投標活動的當事人,主要是指招標人和投標人。招標人,即提出招標采購項目、進行招標活動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投標人,即響應招標、參加投標競爭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參加依法招標的科研項目投標的個人。從買賣關系或建設工程承發包關系講,招標人是買方或發包方;投標人中標后成為賣方或承包方。此外,招標方委托招標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招標事宜的,招標投標活動的當事人還包括招標代理機構。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都受到法律的保護。針對實踐中存在的一些侵犯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合法權利的主要問題,本法對招標投標各方當事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作了規定。例如,本法規定,依法進行的招標投標活動不受地區或者部門的限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標投標活動;招標人可以自主決定委托具有法定資格的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具備自行招標能力的招標人也可以自行辦理招標事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招標人委托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招標人指定招標代理機構;招標人有權依法自行組織開標、評標和定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影響評標的過程和結果;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參加投標競爭,有權與其他法人或其他組織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投標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認為招標投標活動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有權向招標人提出異議或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等等。
五、提高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對國家投資、融資建設的生產經營性項目實行招標投標制度,有利于節省投資,縮短工期,保證質量,從而有利于提高投資效益以及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從我國建設工程領域推行招標投標制度實踐情況看,通過招標,一般可節約建設資金1%一3%,縮短工期10%左右。
六、提高項目質量。在工程項目和貨物等的采購中,實行招標投標制度,依照法定的招標投標程序,通過競爭,選擇技術強、信譽好、質量保障體系可靠的投標人中標,對于保證采購項目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從實踐中看,一些本應進行招標采購的項目不進行招標投標或者不按規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招投標,是導致其發生嚴重質量事故的一項重要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2019修正)
201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