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條 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保護社會團體財產的規定。
●立法背景
在我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團體,如人民群眾團體(如共青團、工會、婦聯)、社會公益團體(如希望工程基金會)、專業團體(如律師協會)、學術研究團體(如法學會)、宗教團體(如佛教協會)等。依法支配其合法財產是開展社團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為了保障公民的結社自由,維護社會團體的合法權益,本條明確規定:“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
●條文解讀
本條的含義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社會團體。社會團體是指我國公民行使結社權利自愿組成的,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會團體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但必須都是依法成立的。根據《民法通則》第50條的規定,具備法人條件的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民法通則》第37條規定,法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成立社會團體法人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成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而又具備了法人應具備的條件的,這種社會團體從成立之日起,即具備了法人資格。這些團體主要有共青團、婦聯、工會等。如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另一種是需要經核準登記后才能取得法人資格的,這種社會團體必須在經過核準登記后,才能取得法人資格,如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登記的各種協會、學會等。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由國務院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
(二)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社會團體要開展活動,就要有相應的財產和經費。這種財產和經費可以是國家撥給的,也可以是其他組織或公民個人捐贈的,還可以是募集得來的。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成立社會團體法人的.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社會團體為了開展工作,必須要有自己的名稱、有自己的組織機構和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還要有固定的場所。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該社會團體可能只是附屬于其上級單位或是某機構的~部分,不具備法人資格。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社會團體還要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才完全符合法人的條件,如果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就不具備法人資格,而必須由具有法人資格的上級單位或者機關來承擔民事責任。
此外,成立社會團體還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成員。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成立社會團體要具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50個。
二、社會團體的財產。包括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社會團體的財產主要有以下來源:(一)成員的出資;(二)成員繳納的會費;(三)國家撥付的資產和補助;(四)接受捐贈的財產;(五)社會團體積累的財產等。社會團體的財產來源必須合法。
三、社會團體財產的保護。社會團體對其依法所有的財產,享有直接的支配權,不受他人非法干涉。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占、挪用、哄搶、破壞和任意調撥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財產。非經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不得征收、征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侵害社會團體財產的,該社會團體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害人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
●相關規定
《民法通則》第37條、第50條,《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2條、第3條、第2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