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法定退休年齡后到用人單位打工是勞務關系嗎
退休以后辦理了退休手續的,雖已解除法定的勞動關系,還是存在勞務關系的。
首先,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規定,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應當退休。但這并不意味著達到退休年齡的公民就不具備勞動合同主體資格。我國勞動法只規定禁止錄用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但沒有規定勞動者的年齡上限。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者,如果他們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繼續勞動是他們生存的需要。因此,將他們置于勞動法的保護之下是符合我國的立法精神的。
其次,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將其視為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有利于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到用人單位參加勞動的人,大多數是生活比較困難的農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他們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年老時沒有退休金可領,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繼續工作。對這類群體,國家應當加大保護力度,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與民法上意義上的提供勞務者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法律對前者的保護力度更大,用人單位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勞動者可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因此,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與用人單位的關系界定為勞動關系,更能體現法律以人為本的內涵和司法的人文化關懷。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該司法解釋明確了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繼續就業后,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只能是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從理論上來講,對于達到退休年齡后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具有生活保障,沒有必要再為其提供雙重社會保險障。因此,在司法中,應當將他們認定為不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不能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第四,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如果確認他們還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則會造成勞動與社會保障體系的沖突。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為了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勞動法律關系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要按一定比例向社會保險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因此,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是無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達法定退休年齡后到用人單位打工是否屬于勞務關系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退休以后辦理了退休手續的,雖解除了法定的勞動關系,但還是存在勞務關系。勞務關系也是一種雇傭關系,是企業與個人之間建立的,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企業也應遵守對被雇傭者的法律責任。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碰撞電瓶車索賠多久會過期
2020-11-12飼養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