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實務講座
索賠技巧一:一次申請勞動仲裁時,盡可能多提出索賠項目,適當夸大索賠標準。由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程序不收費,法院程序只按照案件個數收費因此盡可能多地提出索賠項目,在調解時作些適當讓步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在與委托人溝通時,要提示委托人盡量縮小賠償期望,這樣既有利于結...
工傷鑒定標準恢復后還能得到什么賠償
工傷鑒定標準恢復后還能得到什么賠償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因工受傷賠償項目、金額只有等勞動能力鑒定等級后才能最終確定。參照以下流程操作: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
六級傷殘的劃分依據是什么
六級傷殘的劃分依據是什么傷殘等級確定,執行2006年發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GB/T?16180-2006?),該標準是目前執行的最新有效標準。標準共分10級。主要是根據器官損傷、功能障礙、醫療依賴及護理依賴等方面將工傷、職業病傷殘程度進行分級...
一級傷殘跟九級傷殘哪個嚴重
根據勞動法,一級傷殘比較嚴重。 一級傷殘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2.意識消失; 3.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 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九級傷殘 1.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3.社...
胸骨骨折屬于幾級傷殘
根據描述至少可以判定為十級傷殘。具體結果要以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為準。 依據GB/T16180一2014《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十級標準:14)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 傷殘鑒定 傷殘鑒定是指傷殘程度鑒定。傷殘鑒定的范圍包括交通事故傷殘、工...
工傷鑒定最低級數是多少
工傷級別鑒定 工傷級別鑒定標準就是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勞...
當事人對鑒定結果表示不服的話此時能否申請進行再次鑒定
一、勞動能力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工傷職工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首先,應該經過治療后,傷情處于相對穩定狀態,這樣便于勞動能力鑒定機構聘請的醫療專家對傷情進行鑒定; 第二是職工經工傷治療后,發現因工傷的原因造成職工身體上的殘疾; 第三是工傷職工的殘疾影響到職工本人的勞...
公司只申請工傷認定不做勞動鑒定怎么辦
公司只申請工傷認定不做勞動鑒定怎么辦當發生公司只申請工傷認定不做勞動鑒定的情況時,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可以自己先申請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拿到結果后,可以對照標準查看自己應該可以獲得的工傷賠償,并準備好相關的證據和資料到當地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如果對裁定有異議的,...
工傷賠償與雇傭損害賠償的具體區別是什么
具體區別 (一)、兩者的主體不同。工傷賠償的主體是限定性的。我國勞動法第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是指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僅僅是企業和七人以上的個體經濟組織兩種。雇傭損害賠償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業,也可以個體經濟組織。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