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合同違約責任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分別違反了自己的合同義務。合同法第120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在雙方違約情況下,雙方的違約責任不能相互抵銷。
(2)根本違約與非根本違約。以違約行為是否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為標準,違約行為可作此分類。其主要區別在于,根本違約可構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遲延履行。
(4)實際違約與預期違約。
相關知識:
一、合同效力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合同主體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2.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約定制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3.意思表示不真實。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愿,因而是無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二、法律特征
1、合法性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協商一致性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3、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于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公正性。
4、等價有償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并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綜上所述,臨時工合同的違約責任在具體規定上和一般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區別不大,這是法律的一大進步,對保障臨時工的權益產生了很好的作用,司法實踐中在處理臨時工合同問題時也運用的很好,如果還有不明白的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神暴力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2-07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