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驗證過程中,有幾個問題值得大家注意。
1、產權交易有限制。
如存在被抵押、涉訟、被列入拆遷范圍、土地使用權性質為集體或劃撥、屬于安居用房以及危房等不能上市交易的問題。如軍產、院(醫院)產、校(學校)產的公房,必須經原產權單位蓋章后才能出讓,而大多數這樣的單位都不允許其職工向外人出售房屋。
2、承租人可能優先購買。
在同等條件下,房屋的承租人具備優先購買該房屋的權利,所以必須得到該承租人不購買房屋的書面承諾,或是等租賃關系結束后再購買該套房屋。
3、房屋用途非商用。
買房自住者可不必在意這一點,但如果是準備買房用作營業或辦公,則應注意房產權證上的房屋用途限定。若該套房屋不能用作辦公,就只能望房興嘆了。
4、房改房成本價未補足。
1998年以前許多職工購買原產權單位的住房時,都是以優惠價或標準價購買的。
如果購買的是賣房者當初以優惠價、標準價購買的房產,那么就要確認該房屋是否已按成本價補足費用。
5、城市居民不能買農民房。
根據國家政策規定,農民的房屋一般不能直接賣給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只能向農民租房。
鄉產權房屋(又稱小產權房屋)需經國家批準,征地開發,只有待土地性質由集體變為國有時,才能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房產交易。如果是縣城住房,土地使用權證上顯示是城鎮開發的,才可以上市交易。
6、未辦理房產證。
購房者還需要注意,如果購買的房子只有購房合同和發票,而未辦理產權證則盡量不要購買,這類房產很可能會因為開發商的問題,導致最終無法辦理產權證。
此外,在房屋買賣交易完成的同時,買方應要求賣方及時協助自己到房管部門辦理產權過戶手續,以防賣方看房價上漲而毀約,給買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房產有更深的了解。
律霸網表示,很多購房者都把目光投向二手房市場,但由于是初次購房,不少人看不懂其中的貓膩,吃了“啞巴虧”或者上當受騙,此時就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維權。如果自己對法律法規不夠了解,可以委托律師幫助辦理相關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房屋的拆遷委托書怎樣寫
2021-02-03拆遷的是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9土地使用費繳納方式有哪些
2021-03-12舊城改造拆遷,房屋應該怎么評估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