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不出庭作證的情形包括什么
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要求
證人出庭作證,一般由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后做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
但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對于損害國家利益、涉及身份關系和程序性等事項需要調查的,也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三、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負擔
我國《民事訴訟法》對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負擔有明確的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由當事人先行墊付,最終由敗訴方承擔;
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
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主要包括: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差旅費用和補貼標準計算;誤工損失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
四、民事訴訟中做偽證的法律后果
證人做偽證的,除對作偽證的證人證言不予采納之外,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以何罪名追究刑事責任卻沒有明確規定。
我國《刑法》規定有偽證罪,但該罪適用于在刑事訴訟中做偽證的行為,而不適用民事訴訟中的偽證行為。
所以,民事訴訟中做偽證的,并沒有規定明確的罪名,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銜接還有待完善。
一般來說,只有那種無法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除此之外即使是當事人的近親屬,其實也是可以出庭作證,只不過鑒于他們之間的親屬關系,可能效力上面并不是那么的強,還需要有其他證據加以印證,從而形成了一個證據鏈之后,那么最終得到法院采信的可能性才會比較大。
證人證言法律規定有哪些?對證人作證有什么要求?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如何寫證人出庭作證申請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驗血錯誤醫院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21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