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法對其基本原則作了全面具體的規定,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原則。
一、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原則
(1)勞動是公民的權利
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的權利,主要體現在:
①對公民來說意味有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
②有權依法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工單位
③有權利用國家和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就業保障條件,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
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平等地錄用符合條件的職工,加強提供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職責。對國家來說,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2)勞動是公民的義務
勞動者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系,就必須履行其應盡的義務,其中最主要的義務就是完成勞動生產任務。這是勞動關系范圍內的法定的義務,同時也是強制性義務。
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這項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于保護處于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于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后或是終結后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三、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這個原則是指配置是否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兼顧效率和公平的雙重價值取向,勞動法的任務在于對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和微觀配置進行規范。勞動力資源宏觀配置即指社會勞動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各個用人單位之間的配置,而勞動力資源的微觀配置:處理好勞動者利益和勞動效率的關系。
不同的法律法規,其實都是有自己的原則。在勞動關系中,除了會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調整外,其實同時還會受到《勞動法》的調整。至于勞動法的基本原則,上文總結了三點。雖然勞動合同法與勞動法比較相似,但實際二者內含的基本原則是不同的。
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勞動法辭退員工規定有哪些
2020年最新勞動法年假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程序有哪些
2021-01-10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