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待遇正常是由用人單位進行辦理的一類工傷解決事件,但由于種種原因需要勞動者本人進行辦理的。勞動者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怎樣進行相關的辦理呢。下面小編就個人辦理工傷保險待遇需要怎樣辦理,這類工傷處理類事件進行解答。
一、個人辦理工傷保險待遇?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之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2.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去你單位所在地的勞動部門。
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為職工申請工傷認定,如單位不給職工申請的,工傷職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自己到單位所在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4.因為各地區在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所以建議你在申請前撥打12333咨詢一下你們當地勞動部門。
二、一至四級待遇
1、標準: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2、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
4、備注: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三、五六級待遇
1、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2、要求: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
四、七至十級待遇
1、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2、要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分別按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
個人在進行辦理時需要攜帶好自己的相關工傷證明和社保證明,到當地的勞動社保機構進行相應的辦理。由于各地的規定和程序各不相同,勞動者在進行辦理前最好電話咨詢相關部門,準備好相關的材料進行相關的辦理。
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工傷和交通事故相競合雙雙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標準不公布,我們可以在哪里查看
2020-12-28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提高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