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保管人應當對保管物盡到妥善保管的義務。保管期間,因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原則上保管人都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在有償與無償的情況下,保管人責任的大小或輕重應有所區別。
保管是有償的,保管人應當對保管期間保管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是保管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所謂“保管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是指保管人能夠證明已經盡到了妥善保管義務。而保管物的毀損、滅失是由于保管物自身的性質或者包裝不符合約定造成的,保管人也不承擔責任。
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對其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情形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所謂“重大過失”,是指保管人明知可能對保管物造成毀損、滅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最高人民法院曾在《關于審理鐵路運輸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鐵路法第17條中的“重大過失”作出了解釋,即鐵路運輸企業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對承運的貨物、包裹、行李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
無償保管與有償保管的區別是:在有償保管的情況下,無論保管人是故意還是過失,保管人都應對保管物的毀損、滅失負責;在無償保管的情況下,保管人只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后果負責,輕微過失不負責。二者的相同點是:凡是因不可歸責于保管人的事由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都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二、保管人應怎么妥善保管寄存物
保管合同的目的是為寄存人保管財物,即維持所保管財物的現狀并予以返還。因此保管人為返還保管物并實現合同目的,應當妥善保管保管物,這是保管人應負的主要義務之一。
當事人可以約定保管場所或者保管方法。當事人已經約定的,應當從其約定;當事人無約定的,保管人應當依保管物的性質、合同目的以及誠實信用原則,妥善保管保管物。當事人約定了保管場所或者保管方法的,除緊急情況或者為了維護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得擅自改變保管場所或者方法。所謂緊急情況,如保管物因第三人的原因或者因自然原因,可能發生毀損、滅失的危險時,保管人除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外,為了維護寄存人的利益,可以改變原來約定的保管場所或者保管方法。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寄存物發生毀損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保管人能夠證明已經盡到了妥善保管義務。而保管物的毀損、滅失是由于保管物自身的性質或者包裝不符合約定造成的,保管人也不承擔責任。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如何分級
2021-03-0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