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現行政不作為向誰反映?
如果政府職能部門行政部作為,可以向不作為政府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投訴。如果是行政部門的行政不作為,可先向政府信訪局投訴。行政不作為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二、法律依據
《信訪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采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第十四條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四)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
(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第十七條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一般應當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等書面形式;信訪人提出投訴請求的,還應當載明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和請求、事實、理由。
有關機關對采用口頭形式提出的投訴請求,應當記錄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和請求、事實、理由。
在當代社會,政府他們所從事的一些行為,必須要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立意和宗旨來進行,否則的話是違反法律規定的,當然如果說是單純的不作為的話,也是不允許的,我們如果發現的話,是可以及時得到有關部門來進行一定的舉報和反映情況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訴訟中的被告
2021-02-04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被執法人員毆打怎么辦
2021-03-18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陽江江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7職工住房的拆遷是怎么補償
2021-02-03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征地拆遷中常見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27拆遷房屋違法時效是怎么算的
2020-11-13廠房遇拆遷,怎么樣的評估報告才是合法的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