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是否享受工傷待遇?
臨時工也可以享受工傷待遇,工傷不存在臨時工之說,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且受傷情況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之規定(且不存在第十六條規定之情形)的,無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都應認定為工傷并按工傷待遇獲得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二、工傷職工享受待遇資格確認條件是什么?
1、已參加工傷保險;
2、經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
3、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工傷的(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4、需轉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須在社保局填寫《工傷職工轉院轉診申請表》,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批準同意。
5、工傷認定單位與繳費單位須一致。
三、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雇,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于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對企業而言,雇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雇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更遑論近期的“臨時工”現象。許多領域一出事,臨時工就成了替罪羊。一方面,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干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也缺乏職業道德培養和技能培訓,只要給錢,讓咋干就咋干;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既損害了政府形象,也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只要臨時工本人確定就是工傷,國家法律制度,包括司法機關肯定會支持臨時工提出來的工傷待遇索賠的,公司總不能因為當事人的身份是臨時工就可以忽略了崗位安全培訓,而且臨時工在工傷事故中可以享受的工傷待遇也要實事求是的計算。
提出工傷待遇申請流程是什么
臨時工享受工傷待遇嗎?
退休返聘人員工傷待遇爭議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交通事故調解
2021-01-04對非貨幣出資有哪些要求
2020-12-15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