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時效過了怎么辦
不少工傷受害者不懂得及時保護自身權益,導致超過訴訟時效是原告承擔敗訴后果的主因。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規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據此,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申請工傷認定存在時效問題,必須在事故發生之日起1年內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超過1年勞動保障部門就不予受理。
但是根據法律規定,工傷受害者如不要求工傷認定,還可要求。當事人要求人身損害賠償也有訴訟時效的要求,一般是事故發生之日起1年內。若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
工傷后索賠有兩種途徑:工傷認定請求工傷賠償和民事侵權訴訟請求人身損害賠償。一旦認定工傷,即可根據國家法律獲得較高的賠償。所以在工傷事故發生后的1年內,要求工傷認定是索要賠償最快也最有力的方式。工傷事故發生1年后,若工傷認定已過時效,可以提起民事侵權訴訟請求人身損害賠償。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訴訟時效存在中止、中斷的問題。中止事由包括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中斷事由包括提起訴訟、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義務,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但不管怎么說,發生工傷事故后,工傷受害者應盡快通過申請工傷認定、提起訴訟、提出要求等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以免超過訴訟時效。
時效問題需要自己多加留意,工傷認定本身就是自己權益維護的重要基礎有關的當事人怎么能忽視此類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但是更為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利益維護會有不少的保障,因此有關的當事人不需要過度的糾結,只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就行。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么辦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知道的法律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能否展期
2021-02-12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調崗降薪如何處理
2021-02-26虛假訴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4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土地流轉問題
2020-11-19拆遷被安置人怎么分割補償款
2021-02-28